评量、辨析。
《礼记.王制》:「凡官民材,必先论之、论辨,然后使之。」
《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记》:「有司以公卿朝朔望日,因奏疑事,听断大政,论辨得失。」
文体名。其体盖源自古代诸子,旨在论证说理。如清朝姚鼐的《古文辞类纂》有论辨类。今多称为论说文。
【论字的详细解释】:[lùn]1.分析和说明道理:评论。议论。2.分析和说明道理的言论、文章或理论:舆论。社论。历史唯物论。3.评定;看待:论罪。相提并论。4.介词。按照:论堆卖。论件计工。[lún]〔论语〕儒家经典之一。孔子弟子编纂的有关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和弟子间的谈话,涉及政治、经济、教育、道德和哲学等,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宋代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辨字的详细解释】:1.区别;分析:明辨是非。2.古又同“辩”。
以实理宽急论辨之,则当言大小异宜,不当言能大不能小也。
能熟练运用中医理论辨证治疗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病。
至此,古史分期的论辨已达到高峰。
而王阳明则以“性觉”论辨析人“心”的善与恶的来源,对荀子和程朱的理论皆有所辨正。
此说既出,引来众说纷坛,由殉人身份的论断,掀起了新一轮的古史分期论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