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lǐxué
[Confucian school of idealist philosophy of the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宋明时期的一种崇尚理性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包括以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和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前者认为“理”是永恒的,先于世界而存在的精神实体,世界万物只能由“理”派生。后者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认为主观意识是派生世界万物的本原。也叫“道学”
性理之学。宋儒释经,以传道自命,重疏义理,兼谈性命,为与禅学、道教相结合所产生的学派。理学衰于元,而复兴于明。王守仁承继陆九渊之学而光大之,但其后只知言心言性,而疏于力行,流于空谈。
也称为「道学」、「性理学」、「宋学」。
英语 School of Principle, Neo-Confucian Rationalistic School (from Song to mid-Qing times, c. 1000-1750, typified by the teachings of Cheng Hao 程顥|程颢[Cheng2 Hao4], Cheng Yi 程頤|程颐[Cheng2 Yi2] and Zhu Xi 朱熹[Zhu1 xi1]), science
德语 Naturwissenschaften (S), Neo-Konfuzianismus (S)
法语 néo-confucianisme
【理字的详细解释】:1.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木理。肌理。条理。2.道理;事理:合理。理屈。理当如此。3.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理科。数理化。4.管理;办理:处理。理财。当家理事。5.整理;使整齐:理发。理一理书籍。6.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式):路上碰见了,谁也没理谁。置之不理。7.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