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篆书朴,隶书俗,草圣贵在无羁束。江南有僧名z6光,紫毫一管能颠狂。人家好壁试挥拂,瞬目已流三五行。
玉窗抛翠管,轻袖掩银鸾。错落云车断,丁泠金磬寒。鹤寻深院宿,人借旧书看。寂寞焚香处,红花满石坛。
李潮善八分,求歌杜陵叟。有人和我诗,半纸余科斗。风云生其怀,剑戟出其手。石经中郎蔡,新样元和柳。元常文不传,退之书何有。待我农隙时,载笔随君后。袖手眼亦明,聊与之饮酒。
王戎简要,裴楷清通。孔明卧龙,吕望非熊。杨震关西, 丁宽易东。
包羲卦画龟龙出,颉俑造书鬼夜泣。俯观鸟兽迒蹄迹,依类象形文字立。以迄五代咸东封,改易殊体靡有同。周官保氏教国子,六书大义开群蒙。
外家有金玉,我躬之道术。有衣食我家之德心,使我蝉蜕俗学之市,乌哺仁人之林。养生事亲汔师古,炊玉爨桂能至今。岁暮三十裘,食口三百指。
河阳城里谢城中,入曳长裾出佩铜。燕国金台无别客,陶家柳下有清风。数踪篆隶书新得,一灶屯蒙火细红。时说三吴欲归处,绿波洲渚紫蒲丛。
裘软胜狐白,炉温等鸽青。纸屏山字样,布被隶书铭。养目帘稀卷,留香户每扃。日晡浓睡起,盥濯诵黄庭。
官身肯听俗,人事直强亲。开窗对修竹,笔墨得具陈。俗子有时来,挥去防怒嗔。相看久不厌,陈子清且真。
不逐城东游侠儿,隐囊纱帽坐弹棋。蜀中夫子时开卦,洛下书生解咏诗。药阑花径衡门里,时复据梧聊隐几。
越鸟栖不定,孤飞入齐乡。日暮天欲雨,那兼羽翎伤。州民言刺史,蠹物甚于蝗。受命大执法,草草是行装。
居处绝人事,门前雀罗施。谁遣辟书至,仆隶皆展眉。匹马渡河洛,西风飘路岐。手执王粲笔,闲吟向旌旗。
妾家本住鄱阳曲,一片贞心比孤竹。当年二八盛容仪。红笺草隶恰如飞。尽日闲窗刺绣坐,有时极浦采莲归。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下七十馀城,尽郡县之以属燕。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权白孟德足下:辱书开示祸福,使之内杀子布,外擒刘备以自效。书辞勤款,若出至诚,虽三尺童子,亦晓然知利害所在矣。然仆怀固陋,敢略布。昔田横,齐之遗虏,汉高祖释郦生之憾,遣使海岛,谓横来大者王,小者侯,犹能以刀自刭,不肯以身辱于刘氏。
黄帝史仓初作书,依类象形书亦疏。兽蹄鸟迹颇奇怪,乾端坤倪微发舒。周籀大篆十五篇,体制渐与苍史殊。秦兼七国有天下,混一土字同书车。
有客落魄游京都,形服差类山泽臞。袖攜一纸故友书,来求古隶铭墨模。我方临池且自娱,触拨雅兴生江湖。坐扣墨法果不诬,出示数饼泥金濡。
参军过我夷白庵,为言廊庙高岩岩。故人谁为国柱石,临川先生危大参。猥蒙问及且见讶,十载尺书无一缄。忆昔相从客燕赵,削去崖岸无猜嫌。
草书所自何所授,初变楷法为章奏。当时作者最得名,崔瑗杜度张伯英。三人真迹已罕见,后来继之有羲献。笔端变化妙入神,逸态雄姿看劲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