𥟲怎么读 𥟲的意思

“𥟲”字共有1个读音:
𥟲




拼音: []
部首:[禾]  禾木旁
笔画:总笔画:13 部外:8
字形:上下结构
统一编码:扩展B U+257F2
其它编码:五笔:tsyt 仓颉:hdhd 郑码:oism 四角:
笔顺编码:3321234431234
笔顺笔画:ノノ丨一丨ノ丶丶ノ一丨ノ丶

秫【午集下】【禾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食聿切《集韻》《韻會》《正韻》食律切,𠀤音術。穀名。《爾雅·釋草》衆,秫。《疏》衆一名秫,謂黏粟也。北人用之釀酒,其莖稈似禾而麤大者是也。《禮·月令》仲冬乃命大酋,秫稻必齊。《周禮·冬官考工記》𣑱羽以朱湛丹秫。《註》丹秫,赤粟也。

又與鉥同。《戰國策》鯷冠秫縫。《註》秫,綦緘也。言女工之拙。卽鉥字通借。

说文解字

秫【卷七】【禾部】

稷之黏者。从禾;术,象形。朮,秫或省禾。食聿切

说文解字注

(秫)稷之粘者。九穀攷曰。稷、北方謂之高粱。或謂之紅梁。其粘者黃白二種。所謂秫也。秫爲黏稷。而不黏者亦通𧦝爲秫秫。而他穀之黏者亦叚借通偁之曰秫。陶淵明使公田二頃。五十畝種秫。稻之黏者也。崔豹古今注所謂秫爲黏稻是也。从禾。象形。下象其莖葉。上象其𥝩。食聿切。十五部。鍇本作术聲。

(朮)秫或省禾。

拼音为的字

𥟲字同部首的字

其它汉字解释

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