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西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清江苏仪征人。乾隆进士,官至大学士,所至之处以提倡学术自任,在广东设学海堂,在浙江设诂经精舍,著有《揅经室集》,又集经籍纂诂,校刊《十三经注疏》,汇刻《皇清经解》等书,卒谥文达。
英语 scholar-official in the Qing dynasty (1764-1849)
【阮字的详细解释】:也叫阮咸。拨弦乐器。相传因西晋阮咸善弹这种乐器而得名。琴身木制、圆形,颈较长,四根弦。用拨子或假指甲弹奏。现经改革,分小阮、中阮、大阮、低阮四种。常用于伴奏及合奏。
【元字的详细解释】:1.朝代。蒙古孛儿只斤·铁木真于1206年建立。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9年灭宋。定都大都(今北京)。2.姓。
清代大学者阮元与金正喜、柳得恭和朴齐家等朝鲜著名学者均有交往,堪称清代对朝鲜学术界影响最大的中国学者之一。
清代名儒阮元毕生倡言学术文化,文选楼是其重要的藏书处所之一。
考察其代表人物戴震、阮元各自的学术主张与学术实践,比较二者的同异之处,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汉学治学宗旨的科学性与局限性。
第一章介绍了阮元的身世、背景,以备知人论世之用,并对其学术成就作了概述。
于是,在汉宋之争中,援佛入儒的李翱受到了阮元的批驳。
其三,在师友的砥砺中,阮元形成了不固守一家、博大精深、实事求是的治学宗旨。
阮元在学术思想上虽然受到戴震的影响,但治学的侧重点和戴震显然有别。
第二章对阮元的文艺思想与文学主张进行了论述,主要讨论他的骈文理论与诗歌理论。
清代中期,以凌廷堪、焦循、阮元为代表的汉学家提出了“以礼代理”说,即主张用礼学代替理学。
本文即着眼于此,力图对阮元的诗歌创作进行比较全面和系统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