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从事裱糊工作的人。
如:「和式装潢的纸门、纸窗等,每年都需请裱糊匠来加以换修。」
德语 Tapezierer (S)
【裱字的详细解释】:1.用纸或丝织品做衬托,把字画书籍等装潢起来,或加以修补,使美观耐久:这幅画得拿去重裱一裱。2.裱糊。
【糊字的详细解释】:[hú]1.用黏性物把纸、布等粘起来或粘在别的器物上:糊信封。糊墙。糊顶棚。糊风筝。2.同“煳”。3.粥类食品。[hū]用较浓的糊状物涂抹缝子、窟窿或平面:用灰把墙缝糊上。往墙上糊了一层泥。[hù]样子像粥的食物:面糊。芝麻糊。辣椒糊。
【匠字的详细解释】:1.工匠:铁匠。铜匠。木匠。瓦匠。石匠。能工巧匠。2.指在某方面很有造诣的人:宗匠。文学巨匠。
然而,甲午战争留下来的烂摊子还得需要“裱糊匠”去收拾。
在陵园,先生还指挥裱糊匠糊了一艘大船,干了一辈子裱糊的老匠人感慨,长这么大了,真没见过这么细致的活。
这位自嘲的裱糊匠,内心的深处,其实多么希望自己有一天不再只做裱糊的活,而是实实在在的推陈出新,搭起中国的脊梁。
有聪明的裱糊匠是烧一壶滚烫的水来冲。
所以他自嘲是“大清朝这座破屋的裱糊匠”。
而当发现时,往往漫天的石块已经丢了过来,想当裱糊匠业已不可得。
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
洋人称赞他为“领航员”,他却自承是“裱糊匠”。
讲究的人家,都要请裱糊匠“裱屋”,这是旧时济南专门的一种行业,有师傅有徒弟,很像现在的房屋装修公司。
我一直都觉得,老梁是位手艺高超的裱糊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