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药 薯药即薯蓣。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畏薯药》:“ 李辅国 大畏薯药,或人因以示之,必眼中火出,毛发皆沥血,因致大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二·薯蓣》﹝释名﹞引 寇宗奭 曰:“薯蓣因 唐代宗 名 预 ( 豫 ),避讳改为薯药;又因 宋英宗 讳 署 ( 曙 ),改为山药。
薯药的读音 薯药的意思
拼音读音:shǔ yào]
汉字注音:ㄕㄨˇ ㄧㄠˋ
简繁字形:薯藥
基本解释
即薯蓣。
薯药
薯药即薯蓣。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畏薯药》:“ 李辅国 大畏薯药,或人因以示之,必眼中火出,毛发皆沥血,因致大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二·薯蓣》﹝释名﹞引 寇宗奭 曰:“薯蓣因 唐代宗 名 预 ( 豫 ),避讳改为薯药;又因 宋英宗 讳 署 ( 曙 ),改为山药。
“薯药”的单字解释
【薯字的详细解释】:薯类作物的统称。如甘薯、马铃薯等。
【药字的详细解释】:1.一种可以治病的物品(多指能吃的、敷的或熏洗的)。2.某些有化学作用的物质:火药。杀虫药。3.医治:不可救药。4.毒杀:药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