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踰 【词目】蕃逾 【拼音】fān yú 【注音】ㄈㄢ ㄧㄩˊ 【解释】亦称“ 蕃踏 ”。 鱼名。即海鹞鱼。《太平御览》卷九三九引《魏武四时食制》:“蕃逾鱼,如鳖,大如箕,甲上边有髯,无头,口在腹下,尾长数尺,有节,有毒,螫人。”注:“一曰蕃踏鱼。”按,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二·海鹞鱼》作“蕃踏”。
蕃踰的读音 蕃踰的意思
拼音读音:fān yú]
汉字注音:ㄈㄢ ㄩˊ
简繁字形:蕃逾
基本解释
1.亦称"蕃踏"。 2.鱼名。即海鹞鱼。
蕃踰
【词目】蕃逾
【拼音】fān yú
【注音】ㄈㄢ ㄧㄩˊ
【解释】亦称“ 蕃踏 ”。 鱼名。即海鹞鱼。《太平御览》卷九三九引《魏武四时食制》:“蕃逾鱼,如鳖,大如箕,甲上边有髯,无头,口在腹下,尾长数尺,有节,有毒,螫人。”注:“一曰蕃踏鱼。”按,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二·海鹞鱼》作“蕃踏”。
“蕃踰”的单字解释
【蕃字的详细解释】:[fān]同“番1”(fān)。[fán]1.(草木)茂盛:蕃茂。蕃昌。2.繁殖:蕃息。蕃孳。[bō]见〖吐蕃〗。
【踰字的详细解释】:1.同“逾”。2.同“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