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菅 茅菅 亦作“茆菅”。 茅、菅二草,形相似,多并用以指野生杂草。亦喻微细。 宋 苏轼 《送张天觉得山字》诗:“馀光入巖石,神草出茅菅。” 宋 苏轼 《送程七表弟知泗州》诗:“但使可此人,馀事真茆菅。” 金 元好问 《五松平》诗:“湍流落涧壑,细路深茅菅。” 元 戴表元 《秋虫叹》诗:“凄然杂忧患,霜风埽茅菅。”
茅菅的读音 茅菅的意思
拼音读音:máo jiān]
汉字注音:ㄇㄠˊ ㄐㄧㄢ
简繁字形:
基本解释
亦作“茆菅”。
茅菅
茅菅
亦作“茆菅”。 茅、菅二草,形相似,多并用以指野生杂草。亦喻微细。 宋 苏轼 《送张天觉得山字》诗:“馀光入巖石,神草出茅菅。” 宋 苏轼 《送程七表弟知泗州》诗:“但使可此人,馀事真茆菅。” 金 元好问 《五松平》诗:“湍流落涧壑,细路深茅菅。” 元 戴表元 《秋虫叹》诗:“凄然杂忧患,霜风埽茅菅。”
“茅菅”的单字解释
【茅字的详细解释】:1.白茅。2.(Máo)姓。
【菅字的详细解释】:1.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细长而尖,花绿色,结颖果,褐色。2.(Jiān)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