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 脚踏,今通称“脚蹬子”,古称“脚床”或“踏床”,是我国古时人们在坐具前放置的一种用以承托双足的小型家具。宋、元以来,常和宝座、大椅、床榻组合使用,有的和家具本身相连,如交杌及交椅上的脚踏;有的则分开制造,如宝座及床榻的脚踏。脚踏除蹬以上床或就坐外,还有搭脚的作用。一般宝座或大椅座面较高,超过人的小腿高度,坐在椅上两脚必然悬空,如设置脚凳,将腿足置于脚凳上,可以达到舒适目的。
腳踏的读音 腳踏的意思
拼音读音:jiǎo tà]
汉字注音:ㄐㄧㄠˇ ㄊㄚˋ
简繁字形:脚踏
基本解释
1.放在炕前或椅前供垫脚用的矮木凳。
辞典解释
脚踏 jiǎo tà ㄐㄧㄠˇ ㄊㄚˋ
坐时用来踏脚的矮凳。
《红楼梦.第一六回》:「又有一小脚踏,赵嬷嬷在脚踏上坐了。」
实实在在。
《醒世姻缘传.第四六回》:「你多拜上奶奶,这脚踏的营生,将来哄不住人,我岂肯将一个闺女许与买的小厮?」
英语 pedal
德语 Pedal (S)
法语 repose-pied, pédale
脚踏
脚踏,今通称“脚蹬子”,古称“脚床”或“踏床”,是我国古时人们在坐具前放置的一种用以承托双足的小型家具。宋、元以来,常和宝座、大椅、床榻组合使用,有的和家具本身相连,如交杌及交椅上的脚踏;有的则分开制造,如宝座及床榻的脚踏。脚踏除蹬以上床或就坐外,还有搭脚的作用。一般宝座或大椅座面较高,超过人的小腿高度,坐在椅上两脚必然悬空,如设置脚凳,将腿足置于脚凳上,可以达到舒适目的。
“腳踏”的单字解释
【腳字的详细解释】:均同“脚”。
【踏字的详细解释】:[tà]1.踩:不要踏坏庄稼。脚踏实地。2.到现场去:踏看。踏勘。[tā]〔踏实〕同“塌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