翕忽 翕忽,读音 xī hū,汉语词语,出自《文选·左思<吴都赋>》,形容轻快敏捷的样子。
快速的样子。 《文选.左思.吴都赋》:「神化翕忽,函幽育明。」 唐.柳宗元〈至小邱西小石潭记〉:「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翕字的详细解释】:1.相合;和顺。2.合拢;收敛:翕张(一合一开)。
【忽字的详细解释】:1.不注意;不重视:忽略。忽视。疏忽。2.姓。3.忽而:天气忽冷忽热。油灯被风吹得忽明忽暗。4.计量单位名称。a)长度,10忽等于1丝。b)质量或重量,10忽等于1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