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典解释羊踯躅 yáng zhí zhú 植物名。杜鹃科杜鹃属,有毒的落叶灌木。叶倒长卵形或披针形,有细锯齿,具毛茸。春季开黄花,花冠钟状及漏斗状。可作杀虫剂。 也称为「巴山虎」、「黄杜鹃」。
羊躑躅的读音 羊躑躅的意思
拼音读音:yáng zhí zhú]
汉字注音:ㄧㄤˊ ㄓˊ ㄓㄨˊ
简繁字形:羊踯躅
辞典解释
羊踯躅 yáng zhí zhú ㄧㄤˊ ㄓˊ ㄓㄨˊ
植物名。杜鹃科杜鹃属,有毒的落叶灌木。叶倒长卵形或披针形,有细锯齿,具毛茸。春季开黄花,花冠钟状及漏斗状。可作杀虫剂。
也称为「巴山虎」、「黄杜鹃」。
“羊躑躅”的单字解释
【羊字的详细解释】:[yáng]1.哺乳动物,反刍类,一般头上有一对角,品种很多:绵羊。黄羊。羚羊。羊羔。羊毫。羊肠线。羊肠小道。2.姓。[xiáng]古同“祥”,吉祥。
【躑字的详细解释】:同“踯”。
【躅字的详细解释】:见〔踯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