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粟 纳粟:汉语词汇 纳粟:白居易讽喻诗 纳粟 (汉语词汇)纳粟,汉语词语, 拼音 nà sù, 释义:1、古代富人捐粟以取得官爵或赎罪。2、明清两代富家子弟捐纳财货进国子监为监生可直接参加省城﹑京都的考试称纳粟。
纳粟的读音 纳粟的意思
拼音读音:nà sù]
汉字注音:ㄣㄚˋ ㄙㄨˋ
简繁字形:納粟
基本解释
1.古代富人捐粟以取得官爵或赎罪。 2.明清两代富家子弟捐纳财货进国子监为监生,可直接参加省城﹑京都的考试,称纳粟。
辞典解释
纳粟 nà sù ㄋㄚˋ ㄙㄨˋ
古代有捐纳粟米得官或入国子监,后改用银两,以迄清末。
《宋史.卷四二九.道学传.朱子传》:「讫事,奉乞依格推赏纳粟人。」
纳粟
纳粟:汉语词汇
纳粟:白居易讽喻诗
纳粟 (汉语词汇)
纳粟,汉语词语,
拼音 nà sù,
释义:1、古代富人捐粟以取得官爵或赎罪。2、明清两代富家子弟捐纳财货进国子监为监生可直接参加省城﹑京都的考试称纳粟。
“纳粟”的单字解释
【纳字的详细解释】:1.收进来;放进来:出纳。闭门不纳。2.接受:纳降。采纳。3.享受:纳凉。4.放进去:纳入正轨。5.交付(捐税、公粮等):纳税。纳粮。6.姓。7.缝纫方法,在鞋底、袜底等上面密密地缝,使它结实耐磨:纳鞋底子。
【粟字的详细解释】:谷子。去壳后叫小米。一年生草本植物。耐旱,适应性强。是中国北方主要粮食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