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纱袍 绛纱袍是深红色直领纱袍。始于周代,楚庄王绛衣博袍以治其国。汉明帝制定朱衣朝服,后世朝服则所谓进贤冠、绛纱袍,以纱罗为之,一直沿用至明朝。乾隆未取汉唐衣冠,仅吸收汉族帝王服饰的色彩和章法纹饰。
絳紗袍的读音 絳紗袍的意思
拼音读音:jiàng shā páo]
汉字注音:ㄐㄧㄤˋ ㄕㄚ ㄆㄠˊ
简繁字形:绛纱袍
基本解释
1.深红色纱袍。古代常用为朝服。
绛纱袍
绛纱袍是深红色直领纱袍。始于周代,楚庄王绛衣博袍以治其国。汉明帝制定朱衣朝服,后世朝服则所谓进贤冠、绛纱袍,以纱罗为之,一直沿用至明朝。乾隆未取汉唐衣冠,仅吸收汉族帝王服饰的色彩和章法纹饰。
“絳紗袍”的单字解释
【絳字的详细解释】:同“绛”。
【紗字的详细解释】:1.用棉蔴纖維、化學纖維等紡成的細縷,用它可以撚成線或織成布:棉紗。紡紗。2.經緯線稀疏或有小孔的紡織品:羽紗。窗紗。紗布。紗帽(古代文官戴的一種帽子,後作官職的代稱。亦稱“烏紗帽”)。3.像紗布的:鐵紗。塑膠紗。
【袍字的详细解释】:袍子:皮袍。棉袍儿。长袍。旗袍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