瑕谪 瑕谪,出自老子《道德经》27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比喻过失。《老子.第二七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宋.苏轼〈追饯正辅表兄至博罗赋诗为别〉:「何时旷荡洗瑕谪?与君归驾相追攀。」也作「瑕讁」。
【瑕字的详细解释】:玉上面的斑点,比喻缺点:瑕疵。白璧微瑕。纯洁无瑕。
【谪字的详细解释】:1.封建时代把高级官吏降职并调到边远地方做官:贬谪。谪居。2.指神仙受了处罚,降到人间(迷信):有人把李白称为谪仙。3.责备;指摘:众人交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