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旆 拼音 huǒ pèi 注音 释义: 1.亦作"火斾"。 2.红色的旌旗。 唐 李群玉 《凉公从叔春祭广利王庙》诗:“海客敛威惊火旆, 天吴 收浪避楼船。” 唐 唐彦谦 《送樊琯司业归朝》诗:“黉室青衿尽,渠门火旆扬。” 唐 黄滔 《秋色赋》:“昨日金舆,天子自西郊而迎入;此时火斾, 祝融 指南极以遄征。”
火旆的读音 火旆的意思
拼音读音:huǒ pèi]
汉字注音:ㄏㄨㄛˇ ㄆㄟˋ
简繁字形:
基本解释
1.亦作"火斾"。 2.红色的旌旗。
火旆
拼音 huǒ pèi
注音 ㄏㄨㄛˇ ㄆㄟˋ
释义:
1.亦作"火斾"。 2.红色的旌旗。
唐 李群玉 《凉公从叔春祭广利王庙》诗:“海客敛威惊火旆, 天吴 收浪避楼船。” 唐 唐彦谦 《送樊琯司业归朝》诗:“黉室青衿尽,渠门火旆扬。” 唐 黄滔 《秋色赋》:“昨日金舆,天子自西郊而迎入;此时火斾, 祝融 指南极以遄征。”
“火旆”的单字解释
【火字的详细解释】:1.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紧急:火速。十万火急。3.指枪炮弹药等:火药。火炮。4.发怒,怒气:火暴。火性。5.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6.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7.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姓。
【旆字的详细解释】:1.古时末端像燕尾形状的旗子。2.旗帜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