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ì
  • xuè

滞血 【词语解释】 淤积的血液。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苎麻》﹝发明﹞引 胡震亨 曰:“苎根大能补阴而行滞血。”


滯血的读音 滯血的意思


拼音读音:zhì xuè]
汉字注音:ㄓˋ ㄒㄩㄝˋ
简繁字形:滞血

基本解释

1.淤积的血液。

滞血

【词语解释】
淤积的血液。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苎麻》﹝发明﹞引 胡震亨 曰:“苎根大能补阴而行滞血。”


“滯血”的单字解释

滯字的详细解释】:1.凝積,不流通,不靈活:停滯。滯留。滯銷。滯空。呆滯。滯產(產婦臨產後總產程超過30小時者)。滯針。滯下(痢疾的古稱)。2.遺落:“此有滯穗”。

血字的详细解释】:[xuè]1.人和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红色,有腥气,由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作用是把养分和激素输送给体内各个组织,收集废物送到排泄器官,调节体温和抵御病菌等。也叫血液。2.有血统关系的:血亲。血缘。3.比喻刚强热烈:血性。血气。4.指月经。5.姓。[xiě]义同“”(xuè):流了一点血。吐了两口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