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签。一种明、清分发官吏的办法。《明史.卷二二四.孙丕扬传》:「丕扬挺劲不挠,百僚无敢以私干者,独患中贵请谒。乃创为掣签法,大选急选,悉听其人自掣,请寄无所容。」《儒林外史.第二三回》:「董知县一路到了京师,在吏部投了文,次日过堂掣签。」也作「掣签」。
【掣字的详细解释】:1.拽;拉:牵掣。掣肘。2.抽:掣签。3.极快地闪过:风驰电掣。
【签字的详细解释】:1.为了表示负责而在文件、单据上亲自写上姓名或画上记号:签发。签押。请你签个字。2.用比较简单的文字提出要点或意见:签呈。领导在报告上签了意见。3.上面刻着文字符号用于占卜或赌博、比赛等的细长小竹片或小细棍:抽签儿。求签(迷信)。4.作为标志用的小条儿:标签儿。书签儿。在书套上贴一个浮签儿。5.竹子或木材削成的有尖儿的小细棍:牙签儿。6.粗粗地缝合:签上贴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