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悱 愤悱,汉语词汇。 拼音:fèn fěi 释义:1、谓积思求解。2、愤慨,怨恨。
愤悱的读音 愤悱的意思
拼音读音:fèn fěi]
汉字注音:ㄈㄣˋ ㄈㄟˇ
简繁字形:憤悱
基本解释
1.谓积思求解。语出《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集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2.愤慨,怨恨。
辞典解释
愤悱 fèn fěi ㄈㄣˋ ㄈㄟˇ
郁闷不舒。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既而愤悱之气,思有所泄。」
愤悱
愤悱,汉语词汇。
拼音:fèn fěi
释义:1、谓积思求解。2、愤慨,怨恨。
“愤悱”的单字解释
【愤字的详细解释】:因为不满意而感情激动;发怒:气愤。义愤。公愤。愤世嫉俗。
【悱字的详细解释】:想说又说不出来:不悱不发(不到对方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