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形于色 nùxíng-yúsè
[betray one’s anger;look angry] 满脸怒气、极不愉快的神色很明显
说至此,宋参谋怒形于色,目光如炬!问“ 贺司令对过激党有无除灭方法?”答:“有!杀!”—— 老舍《赵子曰》
内心的愤怒显现在脸上。
宋.洪迈《夷坚丙志.卷七.子夏蹴酒》:「子夏怒形于色,举足蹴其二。」
《东周列国志.第一八回》:「曹沬右手按剑,左手揽桓公之袖,怒形于色。」
英语 to betray anger (idiom); fury written across one's face
【解释】形:显露;色:脸色。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曹沫右手按剑,左手揽桓公之袖,怒形于色。”
【近义词】怒不可遏、怒目切齿、怒气冲天
【反义词】喜形于色、喜不自胜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状语;指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
【怒字的详细解释】:1.生气;气愤:发怒。恼怒。2.盛大:怒潮。狂风怒号。山花怒放。
【形字的详细解释】:1.形状:圆形。方形。图形。地形。2.形体;实体:有形。无形。形影不离。3.显露;表现:喜形于色。形诸笔墨。4.对照:相形见绌。5.姓。
【於字的详细解释】:[wū]文言叹词。[於乎][於戏]文言叹词,旧时祭文常用“呜呼”表示叹息。[yū]姓。[yú]同“于”。
【色字的详细解释】:[sè]1.颜色:红色。绿色。2.脸上的表情:喜形于色。色厉内荏。3.情景;景象:景色。荷塘月色。4.种类:各色货品。花色齐全。5.质量:成色。足色。6.情欲。7.妇女的美好容貌:姿色。色艺双绝。[shǎi]同“色(sè)”。用于一些口语词,如“落(lào)色”“捎(shào)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