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舶 唐时海舶名。见《唐大和上东征传》和《宋高僧传》第一卷《不空传》。古代南海国家有以昆仑为王号者,或以为《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所称王舶亦即昆仑舶,当指南海诸国,特别是室利佛逝国(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或诃陵国(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国王所置从事于海外贸易的船舶。
崑崙舶的读音 崑崙舶的意思
拼音读音:kūn lún bó]
汉字注音:ㄎㄨㄣ ㄌㄨㄣˊ ㄅㄛˊ
简繁字形:昆仑舶
基本解释
古代南海诸国的商船。
昆仑舶
唐时海舶名。见《唐大和上东征传》和《宋高僧传》第一卷《不空传》。古代南海国家有以昆仑为王号者,或以为《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所称王舶亦即昆仑舶,当指南海诸国,特别是室利佛逝国(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或诃陵国(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国王所置从事于海外贸易的船舶。
“崑崙舶”的单字解释
【崑字的详细解释】:崑(Kūnlún),山名,在新疆、西藏和青海。今作昆仑。
【崙字的详细解释】:〔崑崙〕同“崑”。
【舶字的详细解释】:航海大船:船舶。巨舶。海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