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中的一类动词。必须有受事者作为传达的对象。它所表示的动作常以动作者以外的事物为对象。如「我看电视」的「看」即是及物动词。
也称为「他动词」、「外动词」。
【及字的详细解释】:1.达到:波及。普及。及格。目力所及。由表及里。将及十载。2.赶上:及时。及早。望尘莫及。3.比得上:论学习,我不及他。4.推及;顾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攻其一点,不及其余。5.姓。6.用“及”连接的成分多在意义上有主次之分,主要的成分放在“及”的前面。
【物字的详细解释】:1.东西;事物:动物。货物。物质。物尽其用。2.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物议。待人接物。3.内容;实质:言之有物。空洞无物。4.姓。
【动字的详细解释】:1.(事物)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跟“静”相对):流动。风吹草动。你坐着别动。2.“働”是“劳动”的“动(動)”的异体字。3.改变(事物)原来的位置或样子:搬动。挪动。改动。动用。兴师动众。4.使用;使起作用:动笔。动手。动脑筋。5.触动(思想感情):动心。动怒。动了公愤。6.感动:动人。不为亲情所动。7.吃;喝(多用于否定式):这病不宜动荤腥。他向来不动酒。8.动不动;常常:动辄得咎。影片一经上演,观众动以万计。
【词字的详细解释】:1.(词儿)说话或诗歌、文章、戏剧中的语句:戏词。义正词严。词不达意。他问得我没词儿回答。2.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着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做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3.语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
说不定在结尾里她惯于把一个及物动词压成一个不及物动词显得过于突然,有虎头蛇尾之感。
少数动词只有与特定名词搭配才可兼作及物和不及物动词。
但有些不及物动词在一定上下文中,其后须带状语,否则意义不完全。
部分及物实义动词与形容词搭配构成固定词组,相当及物动词,其后可接宾语,也可用于被动语态。
根据非宾格假设,不及物动词分为两类: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
不及物动词之后不须带宾语。
及物动词要有一个或多个宾词.
大部分及物动词可接反身代词作宾语。
他假装成是无所不知,从不出错的聪明人。不及物动词vi.
不及物动词倚;靠;凭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