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动的样子。《董西厢.卷二》:「法聪觑了,勃腾腾地无明发。」也作「不登登」、「不邓邓」、「不腾腾」、「扑登登」、「扑邓邓」、「扑腾腾」。
飞腾兴起的样子。
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二折》:「恰行过高耸耸卧仙台陈抟华山,又过了勃腾腾来紫气老子函关。」
【勃字的详细解释】:[bó]1.突然,忽然:勃然(a.突然,如“勃勃大怒”;b.兴起的样子,如“勃勃作色”)。2.变色的样子:勃腾腾(怒气上冲的样子)。3.旺盛,兴起:勃起。勃发。勃蓬。[bèi]古同“悖”,违背事理,惑乱糊涂。
【腾字的详细解释】:1.奔跑或跳跃:奔腾。欢腾。2.升(到空中):升腾。飞腾。3.使空(kòng):腾地方。腾出时间温功课。4.用在某些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反复、连续:翻腾。折腾。倒腾。闹腾。5.姓。
【腾字的详细解释】:1.奔跑或跳跃:奔腾。欢腾。2.升(到空中):升腾。飞腾。3.使空(kòng):腾地方。腾出时间温功课。4.用在某些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反复、连续:翻腾。折腾。倒腾。闹腾。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