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uē

削牍 削牍,古时削薄竹木成片,用以书写。有误则刮去重写,谓之"削牍"。后用以泛称书写﹑撰述。


削牍的读音 削牍的意思


拼音读音:xuē dú]
汉字注音:ㄒㄩㄝ ㄉㄨˊ
简繁字形:削牘

基本解释

古时削薄竹木成片,用以书写。有误则刮去重写,谓之"削牍"。后用以泛称书写﹑撰述。

辞典解释

削牍  xuè dú  ㄒㄩㄝˋ ㄉㄨˊ  

古代书字于木简上,有误则以刀削去,故称为「削牍」。
《汉书.卷九二.游侠传.原涉传》:「涉乃侧席而坐,削牍为疏。」

削牍

削牍,古时削薄竹木成片,用以书写。有误则刮去重写,谓之"削牍"。后用以泛称书写﹑撰述。


“削牍”的单字解释

削字的详细解释】:[xuē]义同“削(xiāo)”。专用于复合词:削减。剥削。[xiāo]用刀斜着去掉物体的表层或一截:削果皮。把坏的一截削掉。

牍字的详细解释】:1.古代写字用的木简。2.公文;书信:文牍。尺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