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先歌唱,他人再随声相和。
《礼记.乐记》:「倡和清浊。」
唐.孔颖达.正义:「先发声者为倡,后应声者为和。」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二》:「赵以寒士而留余仍住王公旧屋,供其饔飧,彼此倡和。」
一人先提议,他人再附和。
《左传.昭公十二年》:「外内倡和为忠,率事以信为共,供养三德为善,非此三者弗当。」
《儒林外史.第四一回》:「一个封袋上写著『程仪』,一本书、一个诗卷,知县看了,知道他也和本地名士倡和。」
比喻夫妻感情和睦,夫唱妇随。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河北人事,多由 内政,……倡和之礼,或尔汝之。」
【倡字的详细解释】:[chàng]带头发动;首先提出:提倡。倡议。[chāng]1.古指歌舞艺人:倡优。2.妓女。今作娼。3.同“猖”。
【和字的详细解释】:[hé]1.平和;和缓:温和。柔和。和颜悦色。2.和谐;和睦:和衷共济。弟兄不和。3.结束战争或争执:讲和。媾和。军阀之间一会儿打,一会儿和,弄得百姓不得安生。4.(下棋或赛球)不分胜负:和棋。和局。末了一盘和了。5.姓。6.连带:和盘托出。和衣而卧(不脱衣服睡觉)。7.引进相关或比较的对象:他和大家讲他过去的经历。柜台正和我一样高。8.表示联合;跟;与:工人和农民都是国家的主人。9.加法运算中,一个数加上另一个数所得的数,如6+4=10中,10是和。也叫和数。10.指日本:和服。[hè]1.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一唱百和。2.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奉和一首。[huò]1.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使成较稀的东西:和药。藕粉里和点儿糖。2.用于洗东西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已经洗了三和。二和药。[huó]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和面。和泥。和点儿水泥把窟窿堵上。[hú]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