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谓。伯父、叔父的通称。
《仪礼.丧服礼》:「从父昆弟。」
唐.沈既济《任氏传》:「其从父妹婿曰郑六,不记其名。早习武艺,亦好酒色。」
【从字的详细解释】:[cóng]1.依顺:顺从。盲从。从善如流。2.采取,按照:从优。3.跟随:愿从其后。4.跟随的人:侍从。仆从。5.参与:从业。从政。投笔从戎。6.由,自:从古至今。从我做起。7.次要的:主从。从犯。8.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从父(伯父、叔父的通称)。9.中国魏以后,古代官品(有“正品”和“从品”之分,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10.姓。[zòng]1.古同“纵”,竖,直。2.古同“纵”,放任。
【父字的详细解释】:[fù]1.父亲:父子。老父。2.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男子:祖父。伯父。舅父。[fǔ]1.老年男子:田父。渔父。2.同“甫1”3.姓。
很奇怪,爱哭鼻子的我听到这样严厉的语句从父亲的嘴里说出,竟然没流泪,这连我自己都感到不解。也许,是早已在考完试时将泪流尽了。又也许,已经不知道该哭什么了吧,只是一个人痴痴的望着那些不该从何下手的书。
鞭扑之自子,不从父之教。孔子
顺应社会、听从父母与老师告诉你的事情,是安全而简单的存活方式,但这不叫生活,要生活,就得自己去发现什么是真实。
是故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刑戮之民,不从君之令。
孔子曰:“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自从父母离婚后,他变得沉默寡言了。
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孩子挑食是从父母谈哪一个不好吃开始的。
自从父母双亡后,他就过著寄人篱下的生活。
小时候,最盼望发新书的日子,有时从父母那儿得到几角钱,也会飞奔到校门口卖书的小地摊。那时,我只是喜欢那翻新书的感觉,我只是喜欢那散发着油墨味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