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头山作屏当砌,石眼泉为镜照窗。我亦困蒙如可击,此泉从户到西江。
白虹昼下昆仑顶,半入青林久不回。下洞水轮穿地底,冰崖吼怒却重来。
行歌红粉满城欢,犹作常时五马看。忽忆使君身是客,一时挥泪逐金鞍。
混沌既凿元气痡,鸿源滔天尧曰吁。羽渊之化三足逋,玄圭告功闻禹书。姚虞班器奔九区,涂山合瑞群辟趋。三朡肆伐夏宝俘,下逮血祭仍疈辜。
闻驱传节向秦关,何日重来玉笋班。犹胜谯都拙司马,苦无官况不教闲。
还家消息约蔷薇,眼看蔷薇日日稀。不踏龙头游碧落,君恩许伴晚莺归。
畏暑经旬不涉街,蠖轩孤坐壁生苔。出檐碧笋犹争长,映户丹榴故后开。双蝶风前愁夜去,一蝉雨外送秋来。曹南瘦弟应相忆,白首迁兄未放回。
自种双桐已四年,秋来匏瓠小篱穿。上床不怕陈登叹,我欲归求许汜田。
清河掺执汴河逢,万里悲欢一梦中。不作常情问京雒,鱼山好在故园松。
千载昌期尚此逢,询谋多在布韦中。南归已后锺山集,犹忆君王代尘松。
璧月照歌淮上舫,姚花引醉福昌城。何如阊阖门西北,卧听秋风枕畔声。
叔夜青山肯长往,不应石髓化山坚。君会箨龙才小发,恐君心未老伊川。
春雨翻成雪,朝垆未觉炎。拂檐惊乍响,缀袖喜初沾。庭薄宁堪迹,空繁讵可瞻。正怜风共起,终恨雨同渐。
不行盆口更湖口,明日庐山自此过。犹恨西江不穷览,沅湘闻道亦无波。
残雪封条未干,兰台幞被春寒。斜日房栊吏散,鸣鸠飞下栏干。
杜侯洒墨春云暮,纷纷满纸栖鸦聚。文章不犯世故锋,牛鬼荒虚瓦棺古。平生傀磊宁独此,跻俗唐虞要遭主。先君诸父尽金兰,申以婚姻况覶缕。
江吞湖卷气俱豪,崛起孤峰百仞高。归为婵娟买丝屦,却应还我所忘刀。
我昔寻幽径山上,曾傍苕溪弄菱桨。南临天目指掌间,隔岭如闻笑言响。年来清血断征衣,碧发丹颜日夕非。便欲相期煮白石,与君晚入烟霞飞。
壁上栖鸦粉剥红,萍游无定得风同。故人妙墨何人识,文豹依依雾雨中。
骑报山云见旗脚,吏趋原雪没靴翁。朅来定坐玄犹白,捷去还忧易又东。他日江湖空白首,只今关陇有清风。登瀛契分南迁梦,十五年来事事同。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