缵服忧勤未有言,诸儒经术侍彤轩。九畴咸叙今天锡,三画何人昔梦吞。
李公素誉压朝端,曾泝龙门鬣未干。虽愧彭宣惟赐食,未惭贡禹亦弹冠。
白发归联侍从荣,未应江海叹飘零。禽鱼不与钧天观,想见群龙舞洞庭。
政成欢诵沸田莱,留钥雍容更上才。缭郭平湖从昔好,倚天朱槛为谁开。曳裾况是他年旧,倒载何妨尽日陪。自有登高能赋客,可容清坐咏南台。
冷屋寒舟两处怀,一封归信隔年开。愁容顿与河冰泮,佳思先随岸柳来。射雉便甘忘我矢,画蛇何怪夺君杯。端知雪里清吟好,未减山阴兴尽回。
休说江南青未了,一庵一径可容身。宦程正迫西风急,未是卢山伫足人。
堆案文书无了毕,并堤船舫且萦回。非关董役年年事,自为春郊得得来。
故国龙舟休水调,高城雉堞尚云间。蜀冈朝雨如轻雾,不见春江草外山。
桃欲呈红柳弄阴,麦田青已没鞋深。春堤细雨篮舆湿,婆饼焦声在竹林。
终日平沙望渺弥,青林何许近渔矶。波冲侧岸深蒲靡,一点穿人翠碧飞。
上合井泉甘若醴,蓬山点茶竹阴底。庚伏恩容午课休,宫殿初凉朝雨洗。身闲出饮官不嗔,日长睡足长精神。未惭便作蠹鱼老,拔毛济世知何人。
千日千程不厌行,一丘一壑可邻生。常忧束缚名缰死,闻健寻山却称情。
二年官扬犹一炊,丞聋毋害守不讥。帝知无功呼返之,具舟从江民不知。道傍愚叟为涕洟,岂无爱人如尔为。我谢叟归视汝儿,风号鸿潦水涸陂。
望涡流兮浼浼,势南折兮东还。水冲隈兮岸圮,嗟龙去兮几年。俛余进兮藂祠,俨帝服兮神冠。墙壁缋兮怪奇,泯蛇穴兮蜗盘。
万里归来兄弟乐,百年多病井庐思。如何骑马穿靴地,只梦登山着屐时。
晻晻轰轰有物催,端如鬼驾北溟来。百昌一种得甘雨,蛇不耆干苕卵摧。
不酌公荣有意哉,可能元亮此公侪。但读离骚政须酒,不应须为菊花来。
二月已破三月来,蝴蝶忽然满芳草。正是归时君不归,及至君来花又少。
平生车轨周四方,结交童龀老相忘。异哉余子久弥芳,吴人犹记称周郎。河豚入网荻芽长,宜兴罨画烟水苍。风雩春服真少狂,不愧戴崇升后堂。
文辞便是升堂贾,谈辩宁非入幕超。已谓襄中能出颖,那知车下正哀谣。但从袁盎无何饮,莫笑冯公不见招。伴我河山访陈迹,明年红紫满阳条。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