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龟之卉兮萋萋,龟之云兮霏霏,余之行兮迟迟。龟兮龟兮,鲁之所依。匪颠匪危兮,靡扶靡持。余之行兮,余心其悲。
江边龟步亦平平,淮上龟山耸五兵。何但八公山草木,解令王国列金城。
龟山之操恨时危,语乐徒劳鲁太师。今日龟山无可恨,祥符年上御题诗。
谁续寂寥洙泗弦,濂溪一转至伊川。只今洛派从头数,之子龟山第二传。他道已融归正道,后正犹办入先天。十年二广参皆遍,不以支离易混全。
日落龟山山更清,原头啼鸟已春声。可怜山近不能到,尽日与山相对行。云里人家自来往,天边楼阁远分明。白鸥不解游客意,惊起碧烟深处横。
此生念念浮云改,寄语长淮今好在。故人宴坐虹梁南,新河巧出龟山背。木鱼呼客振林莽,铁凤横空飞彩绘。忽惊堂宇变雄深,坐觉风雷生謦欬。
淮上风高寒日西,龟山岭下白云归。游人苦憾日已晚,青山自与云为期。轻舟渔子犯烟去,照水白鸥窥影飞。人间不作逍遥客,老去尘埃空满衣。
再涉长淮水,惊呼十四年。龟山老僧在,相见一茫然。僧老不自知,我老私自怜。驱驰定何获,少壮空已捐。
龟山寺里访遗尘,铁佛苔封丈六身。追蠡有铭稽甲子,支祈无害念庚辰。渡淮独鸟斜斜日,送客飞花渺渺春。暂倚高风一回首,白云如海正愁人。
山是东南第一峰,长淮古汴渺连空。登临不是观泉石,心折神皋指顾中。
我生飘荡去何求,再过龟山岁五周。身行万里半天下,僧卧一庵初白头。地隔中原劳北望,潮连沧海欲东游。元嘉旧事无人记,故垒摧颓今在不。(宋文帝遣将拒魏太武,筑城此山。)
龟山独出压淮流,宝塔仍居最上头。印笔书空天作纸,玉龙拔地海成湫。向来一厄遭群犬,挽以六丁兼万牛。逆血腥膻化为碧,空馀风雨鬼啾啾。
连山赴灵龟,石脚叠如积。巍峨黄金刹,负此鳌背力。孤舟系东风,淮雨暗春色。朝来一怅望,别此岩下石。
汴尾望龟山,人烟了可数。长淮断日风,浩若千里阻。舟无百石载,两腋忧双橹。鷁首荡颓波,中流几翔舞。
海岸石龟恨未平,时时入海自冯陵。此山磐礡清淮上,宝塔分功更就曾。
注坡缘壁化城中,客愠奴嗔我亦慵。及至龟山还一上,为怜高阁对双峰。
半生藜糁只麽过,铁作脊梁宜自强。偶烦衲子分斋钵,惭愧龟山春笋长。
长淮东下月西流,起视龟山势若浮。厅岸崎岖须列炬,波涛汹涌更行舟。今秋暴涨尤堪畏,去岁坚冰亦合忧。有底往来能屑屑,痴儿了事几时休。
文公垂宪墨淋浪,鼎立龟山更道乡。家有一焉犹冠绝,宝兹三者见珍藏。来从叠嶂层峦里。置在光风霁月傍。收拾兵戎无一物,满船空载有归装。
霜风猎猎扫平野,沙头蓁翳净如燖。淮津斜转龟山麓,云汉微分雁塔尖。篱落梅梢春点点,庭除松影月纤纤。禅家况是不羇友,问讯勤来想未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