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梧郤不杂中林蒸,诗人以来称杜陵。公才本高心独下,退与元白图中兴。山行一篇如见我,扪萝踏雪几凛兢。时从雅淡出奇丽,少年敛手不得矜。
幽禽啧啧语朝阳,细绿骎骎入女桑。天上深宫调玉烛,人间和气应勾芒。赤眉青犊终何在,白马黄巾莫漫狂。将帅如林须发踪,太平功业望萧张。
才失阳和气便寒,遥林遮雾晓漫漫。微霜未着枝先劲,零露方滋叶已干。弱质纵凋还自惜,芳心犹在讵应残。请君试看深秋色,不学青枫更染丹。¤
君不见高阳酒徒气若虹,酒酣仗剑谒沛公。褒衣侧注反遭骂,竖儒瞋目称而翁。军门拾谒使者入,麾矛雪足来趋风。儒冠自昔为人下,豪士累累走中野。
余少时过里肆中,见北杂剧有《四声猿》,意气豪达,与近时书生所演传奇绝异,题曰“天池生”,疑为元人作。后适越,见人家单幅上有署“田水月”者,强心铁骨,与夫一种磊块不平之气,字画之中,宛宛可见。意甚骇之,而不知田水月为何人。一夕,坐陶编修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
深冬晴暖动逾旬,内苑游观诏侍臣。五色庆云开凤尾,九重丽日绕龙鳞。和鸾喜奉彤车御,式燕惭叨紫阁宾。淑气已从天上转,人间无地不阳春。
伟哉此阳山,有石俟歌诵。形将冰块截,势与莲花共。仰观一何高,登涉不可鞚。鸟飞必徊翔,云出自腾滃。
凤城酒美燕姬歌,禁花红飘金水河。雨香翠岛春昼暖,鱼龙陆海扬风波。天门咫尺到不得,奈此飙摧云翼何。时乎未至应有待,壮年不必伤蹉跎。
淡日泊在扶桑边,四山浮云来蔽天。本是阳和变杀气,发出燥土如云烟。吾皇神圣来赫怒,诸公饱饭日晏然。去年五月南海翻,九月三边烽火连。
被褐守山东,山东古於越。州城冒陉岘,岚气屡兴没。剖竹曰有行,思君不能发。指途期阑暑,下车已凉月。汲黯薄淮阳,子牟恋魏阙。岂伊念川途,固亦悲朝列。日月倘垂照,犹堪慰寂篾。
秋满都门一雁飞,轻罗初拟试朝衣。城头鼓角催更尽,阙下星河向晓稀。佳气入云浮紫殿,新凉先雨到彤墀。涵濡共际雍熙日,谁识阳和造化机。
休沐展幽眺,步出钟阜阿。卉木春气盎,淮水扬素波。泛泛波上鸥,游泳鲜羽仪。端坐愧此鸟,长游成蹉跎。
天下竟如何,阳微气少和。南冠瞻北斗,吴女解淮歌。邻壤青犹燧,江流白自波。古来经略事,不在杀伤多。
侍从有嘉士,朝端斯得人。夙昔自卿至,接见情益亲。旦夕资论纳,岂独词华新。仲冬风日暄,和气如阳春。湛湛樽中酒,欢然对良晨。
阳和受最多,爽气看应少。晞发此窗前,鸡鸣海天晓。
红树漫山驻岁华,玄冬惊见眼生花。井陉旗帜军容盛,汴水帆樯御气赊。春草凄迷金谷障,夕阳照灼赤城霞。靡蓱丹木扶桑里,惆怅谁乘博望槎。
兹晨气候佳,淫霖始云歇。举目眺西岑,青翠连城阙。卉木蔼阳和,朝霞互兴没。野杏花新试,谷莺声乍发。
凤皇失其侣,三年独彷徨。岂无云中鹤,矫矫非所当。所居谷水西,乃在淀水阳。杨氏有好女,小字曰云芳。
绕舍荒池底且,蛰蛙齐候鸣雷社。已知地气上如炊,更觉石泉流若泻。举头玉烛焕阳明,?曷足汗泥悲土苴。半夜条风入绮窗,清晨细雨霏檐瓦。
长安送客城东道,柳叶杨花春正早。玄明宫前下马时,一片烟光长萋草。宫中道士邀我入,素果清茶日未昃。白河东下楚城西,指点湖山三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