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二豪之所争,不满三隐之一笑。三隐之所笑,不解耶舍之颜。耶舍之印,雾锁云埋。九年面壁,此印方开。
昔日南泉亲斩却,今朝耶舍示玄徒。而今卖与诸禅客,文契分明要也无。
海会寮中略问禅,高僧刚道语难传。却询耶舍罗那事,俯仰人间七百年。
伽耶舍多人再来,常持圆鉴离尘埃。风铃非响我心应,一返常光更不回。
紫霄峰顶金浮屠,风铃扬音闹苍虚。玉栏中地稳行道,云磴下林新葺庐。江山怀抱富不恶,霜月轩窗清有余。老眼寒青伴耶舍,炷香心醉竺仙书。
溪行已清秋,还舍尚残暑。天公为解围,帘栊过疏雨。青蔬喜小摘,红粒亦新杵。一饱坐北轩,苹花泣烟渚。
老圃发如霜,见客能废锄。与坐使之年,自云八十余。老身六朝民,草舍数世居,力守远祖言,一字不学书。
藤梢维艇子,烟际觅人家。小妇篸新麦,群童摘晚茶。溪云易成雨,崖树少开花。聊寄平生快,青鞋到若耶。
出郭西南十里过,小园风月得婆娑。翠屏三扇恰相倚,玉镜一奁谁为磨?投镊未嫌衰鬓白,插花聊喜醉颜酡。耶溪更尽青鞋兴,免使将军怒脱靴。
岁岁常为锦水行,驿前双堠惯逢迎。草深闲院虫相语,人静空廊月自明。病起酒徒嘲小户,才衰诗律媿长城。何时却泛耶溪路,卧听菱歌四面声。
澹翁家近醉翁家,二老风流莫等差。黄帽朱耶饱烟雨,白头紫禁判写花。补天老手何须石,行地新堤早著沙。三岁别公千里见,端能鲜榻瀹春芽。
君不见蜀都之城百里长,无数芙蓉遮女墙。遂令邦人记旧俗,往往空巷争新妆。又不见云梦泽中吞美恶,想如所夸殊落落。独将巴且并兰芷,楚客至今犹忆昨。
山阴不得见,见期在东阳。东阳忽岁华,欲往又阻长。贻书辄无报,有便复寄将。以君懒於书,我岂望得当。
赋水调歌头以遗之。然君才气不减流辈,岂求田问舍而独乐其身耶文字觑天巧,亭榭定风流。平生丘壑,岁晚也作稻梁谋。
吴山东南秀,葱郁盘帝城。西湖据其趾,御气通波心。余膏被草木,蔚眼皆欣荣。□晨天宇穆,惠风汎初晴。
要知西掖承平事,记取刘郎种竹初。旧德终呼名字外,后生谁续笑谈余。(昔李公择种竹馆中,戏语同舍,后人指此竹,必云李文正手植。贡父笑曰:文正不独系笔,亦知种竹耶?时有笔工李文正。
菜之美者,有吾乡之巢,故人巢元修嗜之,余亦嗜之。元修云:使孔北海见,当复云吾家菜耶?因谓之元修菜。余去乡十有五年,思而不可得。元修适自蜀来,见余于黄,乃作是诗,使归致其子,而种之东坡之下云。
百金聚一冶,所赋以所遭。此岂异莫耶,奈何独当樵。朝出在人手,暮归在人腰。用舍各有时,此日两无邀。
舍舟步上若耶溪,寿栎修藤路欲迷。僧院倚山驯栗鼠,野塘涨水下茭鸡。草侵古路迢迢远,云傍行人故故低。薄暮但寻遗毳去,山家正在鹤巢西。
数树山花草舍东,想公系马落残红。那知老子耶溪上,正泛朝南暮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