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桃花夭红竹净绿,春风相间连溪谷。花留蜂蝶竹有禽,三月江南看不足。徐熙下笔能逼真,茧素画成才六幅。萼繁叶密有向背,枝瘦节疏有直曲。
料病如料敌,用药如中的。淮阴百战有百胜,由基百发无一失。老唐脉法明更高,阅人二竖可得逃。探囊起死无德色,掉臂不为曳裾客。
窗无童子窥桃熟,坐有骚人颂橘嘉。触氏不来争左角,颜渊亦只住西家。罗张门巷求吾乐,锦裹山林笑彼夸。红绿千株皆手种,绝胜人看担头花。
江郊重数少陵堂,草木依人亦宠光。柏藉扶持难雨溜,竹逃剪伐易云长。难苏莺粟烦熟灸,山茗溪茶同摘苍。我愿糜琼更加璧,助其问字有过扬。
好山意度如高人,偃蹇那肯来朱门。青油幕中盛快士,爱山惟恐不能致。昭亭东望天一涯,武担亦复归迟迟。开窗延得竹君瘦,
茅坞石巉岩,无云亦有岚。纸材槌稚竹。泉笕穴枯杉。跣足何曾袜,赪肩或不衫。邻家石茶磨,妇借自能担。
行李担书一鹤随,莲香帘幕政声驰。山川太史九州记,桑稼豳风七月诗。如晦箕裘传相种,少陵衣钵付孙枝。谋身儒术谁云拙,尧舜君民正此时。
北上武担寺,南临蜀锦园。风烟带城郭,禾黍半江村。今古本同梦,废兴那复论。惟应一坡竹,可共洗心言。
西台在保许,秋划暮云间。十亩有馀竹,一窗无数山。望远足离思,忧时多苦颜。相看终惜醉,更挈酒瓶还。
汗肩担上碧参差,阳脉初兴趁嫩移。山路莫辞行力远,清风随步不相离。
鹅毛细翦,是琼珠密洒,一时堆积。斜倚东风浑漫漫,顷刻也须盈尺。玉作楼台,铅镕天地,不见遥岑碧。佳人作戏,碎揉些子抛掷。
似斜斜,才整整,又霏霏。今夜里、窗户先知,嫌春未透,故穿庭树作花飞。起来寻访剡溪人,半压桥低。兔园册,渔江画,兰房曲,竹丘诗。
落日岸葛巾,晚风吹羽扇。松间野步稳,竹外飞桥转。神功凿横岭,岩石得巨片。直渡千人沟,下有微流泫。
烟浓日淡不多寒,担上看花雪作团。想得竹边春已暗,明朝走马过溪看。
此心一似篆烟灰,好向君王早乞骸。何处幽人来问讯,横担竹杖过溪来。
功名莫苦怨天悭,一棹归来到死闲。傍水无家无好竹,卷帘是处是青山。满篮箭茁瑶簪白,压担棱梅鹤顶殷。野兴尽时尤可乐,小江烟雨趁潮还。
早衰甚畏寒,飕飕厌空馆。登阁望东庵,亭亭长一繖。欣然愿暂寓,竹底门可款。外看磔蝟毛,仰视覆鹄卵。
曳练为银汉,熔金作月波。桂华斜丽处,鳷鹊得光多。云叶三秋净,菱花一镜磨。宫担晖水竹,观影澹星河。雾湿残宵柝,霜明欲晓珂。口头余映在,剑佩已相摩。
上下荆淮剑气雄,进担全蜀凛英风。将坛歃血金汤志,白腹填天竹帛功。治法征谋关世道,清忠定力简皇衷。伤哉生出瞿塘险,翻落黄粱一梦中。
意行到愚溪,竹舆鸣担肩。冉溪昔居人,埋没不知年。偶托文字工,遂以愚溪传。柳侯不可见,古木荫溅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