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勤勤香火,谨谨看经。专专供养他人。种种作福,惟恐失了人身。明明将来富贵,奈区区、贩骨艰辛。
王徐道友,今日重相别。甚日再相逢,到来岁、新秋重歇。一年一到,百载几番来,且暂坐,意休忙,乌兔生还灭。人间宠辱,辱似圆光缺。
平昔开怀,今朝阐醮,就中别有清欢。风朋霞友,皆至并擎丹。唯许泾阳旧契,俱澄净、眼界敷宽。专邀请,诸公上士,总愿赴仙坛。
曲,高洁雄畅,最传者苏武慢二十篇。前十篇道遗世之乐,后十篇论修仙之事。曾稽费无隐独善歌之,闻者有凌云之思,无复流连光景者矣。予山居每登高望远,则与无隐歌而和之。
超然悟道,怡然舍俗。宁肯泥拖水漉。决烈回头*了,恩山爱狱。堪为风邻月伴,与云朋霞友相逐。
米面随时加减,汞铅依此抽添。三光真秀转甘甜。不请生情起念。七子便铺金簟,九门各看银蟾。香烟盘绕玉峰尖。方得长生证验。
间空中忽有报应,遂作丹灶为冈,清洋蟠绕,昔居王远家庄。八山耸翠,四水聚贤良。五彩祥云覆罩,三天上、仙韵琅琅。金童报,九霄传送,无外我容光。
人处六函内,蚊睫一微尘。匆匆数十寒暑,驹隙等逡巡。礼乐衣冠缚束,文字功名汩没,辱宠万悲忻。雅意竟谁了,含恨入荒*。
得得中间寻得得。王三默诀唯王六。若要清静如白玉。独自宿。余自须要除情欲。这个灵童明似烛。惺惺能唱无生曲。日住公家公不识。休寻觅。心澄便是真消息。
正青春,红貌聚。若肯回头,这下分明觑。愿得回头心早悟。与道为邻、也处逍遥所。善缘来,恶缘去。搜见真容,知向灵台住。七座门开通的祖。跳出之时,便入长生路。
问公为善。这大道无方,如何回转。猛舍浮华,搜寻玄妙,闲里做成修练。认取起初真性,捉住根源方便。
院落荒芜,庭树潇洒,就中墙壁颓疏。自云妻丧,父子奈何如。王哲闻言大哂,天分付、独乐清虚。公还司,火坑里面,休更觅红炉。
岁癸已春暮,余游甬东,闻雪窦游胜最诸山,往观焉。 廿四日,由石湖登舟,二十五里下北曳堰达江。江行九折,达江口。转之西,大桥横绝溪上,覆以栋宇。
参军过我夷白庵,为言廊庙高岩岩。故人谁为国柱石,临川先生危大参。猥蒙问及且见讶,十载尺书无一缄。忆昔相从客燕赵,削去崖岸无猜嫌。
奉劝清河,酷告彭城。暨诸公、休苦劳神。速离火院,早出迷津。纵水云游,归物外,作闲人。端的修行,洗涤心尘。以云朋、霞友为亲。研穷久视,讲论长生。便悟玄玄,通妙妙,得真真。
玉峰时暂歇,觉风入琼林,倍增真悦。烦蒸顿消灭。扫尘埃四海,廓然施设。八方静洁。
奉劝书生。早悟浮生。舍荣华、物外游行。无思无虑,无爱无憎。便纵闲心,寻霞友,访云朋。常处常真,常净常清。做修持、自是灵明。铅为汞药,汞乃铅精。炼大丹成,乘鸾去,赴蓬瀛。
人喜生儿,谁知替你,被他夺了精神。系伊心意,唯恐不成人。养大留心何处,惜妻男、忘了伊恩。休惆怅,闻身强健,别觅个良因。
返照回光,终焉活计,何处可为依托。凋零郑圃,竹坞松溪,林下胜游行乐。霞友云朋,水色山光,幽隐烟萝岩壑。更堂堂、气概摩天,一点浩然廖廓。
红叶香中敞寿筵。一丛兰玉拜尊前。曾孙绕膝爱高年。白发弟兄真乐事,雪溪孝友即家传。人生佳处只君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