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世事非吾忧,物理有必至。常阳百川竭,顾亦防雨耳。阴阳相纠缠,反覆更自治。幽怀澹不起,默坐识其意。
天与疏慵,人怜憔悴,分甘抛弃簪缨。有时乘兴,波上叶舟轻。十里横塘过雨,荷香细、苹末风清。真如画,残霞淡日,偏向柳梢明。
四通九达,青玉交辉。天作高山,地灵若此。常相谓曰:身处真人之墟,而不知也。登戏珠峰,以见虎蹲龙蹑,远壁遥岑,皆在其下。
寓目伤怀,逢欢感旧,年来事事疏慵。叹身心业重,赋得情浓。况是离多会少,难忘雨迹云踪。断无锦字,双鳞杳杳,新雁雍雍。
当年江上扬风舲,淮山望极排空青。今登天柱赏潜皖,元是吾家翡翠屏。禅业一室因栖寄,选胜寻幽产真伪。虚廊揩藓读残碑,三百年前刊异事。
积雪困桃李,春心谁为容。淮光酿山色,先作归意浓。我亦倦游者,君恩系疏慵。欲留耿介士,伴我衰迟踪。
乖崖公在蜀,有录曹参军老病废事,公责之曰:“胡不归?”明日,参军求去,且以诗留别。其略曰: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公惊谢之,曰:“吾过矣,同僚有诗人而吾不知。”因留而慰荐之。
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三椽卧衰疾。旁人揶揄还叹咨,问我如何度四时?我言平生老行李,蓐食趁程中夜起。当时想像闭门闲,弱水迢迢三万里。
微官那得系疏慵,幽兴浑如社酒浓。扫尽麈埃无一点,洗空幻翳有千重。百年到处俱羁客,万里从来付短筇。身在有余真妙语,杯羹何地久秋菘?
公来十日坐东轩,手自披云出朝日。山川满目竟何有,波浪翻天同一湿。诸门迭出惊异状,间道怀归终旧壁。此行十里隔江河,何人更问维摩疾。
东西南北无住身,羯末封胡四男子。雕锼不遣治章句,烂熳先令饱文字。疏慵嗟我厉之人,生子夜中惟恐似。传家粗足不愿余,同驾柴车还我里。
谋拙身无向,归田久未成。来陈为懒计,传道愧虚名。俎豆终难合,诗书强欲明。斯文吾已试,深恐误诸生。
疏慵自分人嫌我,贫病可怜天养人。蚕眠已报冬裘具,麦熟旋供汤饼新。撷桑晓出露濡足,拾穗暮归尘满身。家家辛苦大作社,典我千钱追四邻。
忆在霜台未六旬,尝陈仕宦纵家贫。岂容七十不纳禄,却为斗升犹牧人。年齿幸吾今已及,官曹从此不应亲。愿天许遂终焉志,养此疏慵老大身。
老去疏慵厌仕途,归来林下学真如。不思身外千般事,只占人间一味愚。但得清尊长对客,纵添白发亦从渠。世间达宦多忧畏,胸次还能似我无。
春来日日欲寻春,乐此疏慵老大身。岂料青春今过半,萧萧风雨却愁人。
门第违离又一冬,素书寥阔便艰通。身随回雁辞湘水,官许骑驴看华峰。人笑半生躯落拓,自欣三径著疏慵。顾惭囊粟无功受,勤勤终年是老农。
宽博麻衣折角巾,疏慵不似少年身。白云半枕山中午,犹梦乘槎去问津。
天赋疏慵性,身将四十年。逢欢开口笑,遇醉倒头眠。世事多翻覆,时光易变迁。置之无足校,五字要清圆。
云石雪松,岁寒之友从;晓月霜钟,清白之音容。自乐也村歌社舞,平怀也牧笛归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