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君才潇洒应时流,久滞宁非命压头。昨见河南推贾谊,行闻天子召吾丘。已无痛饮观风味,犹有新诗讲报投。京洛尘沙著人甚,清凉高爽忆宣州。
漫浪真堪老,君应与我同。旅怀斜日后,闲步淡烟中。有分长为客,无劳问转蓬。不妨留滞好,悟取本来空。
滞并释阳渊,嫩和改阴囿。草色谁与媒,青青一何骤。美人振长袖,伫立伤年少。芳红不少留,况乃飘残照。
忽忽经年事,悠悠滞客心。晚花生废圃,老树立秋阴。岂有清樽醉,宁辞白发侵。楼高见膏发,老大怯登临。
平居厌城郭,具舟泛清汝。蓝光一水远,铁色两岩古。日华动中流,沙纹乱前渚。湍鸣达公桥,草绿襄王墓。
野践得幽咏,不吐聊自味。健步忽传呼,云有远书至。开缄秪暄凉,此外无一事。奇怀坐消泯,追省宁复记。方驩遽成闷,俗物真败意。山鹊下虚庭,对语含喜气。一笑起振衣,吾心本无滞。
青春来几时,腊雪消未已。苍茫陈根中,新绿已映趾。高风变冰霜,和气从此始。青芒缀蒲柳,红粒妆桃李。
胡公精悍姿,勇气如秋鹰。兵书百万言,挥麈谈如倾。羞戴文吏冠,慨然喜功名。愿得丈二殳,为国作长城。
何馨香之芬敷兮,昌绿叶而紫茎。是其名为菊兮,爰植予之中庭。性清平而不躁兮,味甘爽而充烹。当秋露之惨凄兮,舒煌煌之华英。
绩溪仙翁若秋鹤,有喙不向腥膻啄。几年戢翼大江南,下看纷纷飞燕雀。亲携杖拂呵禅祖,自伐松根出灵药。世人真自为公忙,公宁有意人间乐。
寒日照深巷,柴门朝尚闭。有客自江来,尺书千里至。启书复何云,但言南北异。南方地常暖,风物称佳丽。
圣俞翘楚才,乃是东南秀。玉山高岑岑,映我觉形陋。离骚喻草香,诗人识鸟兽。城中争拥鼻,欲学不能就。平日礼文贤,宁久滞奔走。
泛淮忌水大,我行浩以漫。泝汴忌水浅,我行几以乾。偶与困滞并,将独为此难。穷堤有来客,芬芳可与言。
与君中山时,心乐得乐土。未始厌耳闻,宁或刺眼睹。风雨喜分散,乐事亡难补。看君青云编,翅堕不得举。
岁晚归休老学庵,敢嗟白首滞周南。在廷不欠秃翁一,开径宁无益友三。地岂长房之可缩,天非邹衍所能谈。桓郎狭小胶师说,未必雄书远过聃。
酒盏厌连行,众客喧已醉。忽得簿上籍,共出名外仕。孤昂忽雄轩,泯默亦驯致。追争相後先,得失自愚智。
自古名士纷如毛,多见博带裳衣褒。如其可学不可逮,三满夫子皆儒豪。其文渊源尤可爱,江海驾荡相吞滔。方吾少时未识愧,引领日望声齐高。
辙幼従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既壮,将游宦四方,读韦苏州诗,至“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故子瞻始为凤翔幕府,留诗为别曰:“夜雨何时听萧瑟。”其后子瞻通守余杭,复移守胶西,而辙滞留于淮阳、济南,不见者七年。
赤县滞清才,家曾有国来。埋金宁变土,烧玉岂为灰。敏手知谁敌,冥心懒自媒。雅章蒙寄惠,味胜沃醇杯。
贫居胜宝贵,况复是贫游。前路谁青眼,高堂母白头。秦山晴望好,陇水夜听愁。早作归宁计,逢欢莫滞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