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夜初色苍然,夜深光浩然。稍转西廊下,渐满南窗前。况是绿芜地,复兹清露天。落叶声策策,惊鸟影翩翩。栖禽尚不稳,愁人安可眠。
木落霜飞天地清,空江百里见潮生。鲜飙出海鱼龙气,晴雪喷山雷鼓声。云日半阴川渐满,客帆皆过浪难平。高楼晓望无穷意,丹叶黄花绕郡城。
重向烟萝省旧游,因寻遗迹想浮丘。峰头鹤去三清远,坛畔月明千古秋。泉落小池清复咽,云从高峤起还收。自惭未得冲虚术,白发无情渐满头。
一承兑泽莅方州,八度春光照郡楼。好景几将官吏醉,名山时领管弦游。空花任尔频侵眼,老雪从他渐满头。归去杜陵池阁在,只能欢笑不能愁。
雨集枯也时渐满,藤笼老木一翻新。如今且悦目前景,妆点亭台随分春。
何满能歌能宛转,天宝年中世称罕。婴刑系在囹圄间,水调哀音歌愤懑。梨园弟子奏玄宗,一唱承恩羁网缓。
轮台客舍春草满,颍阳归客肠堪断。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怜君白面一书生,读书千卷未成名。
乱后烧残数卷书,峰前犹自峦吾庐。忘机渐喜逢人少,览镜空怜待鹤疏。孤屿池痕春涨满,小栏花韵午晴初。酣歌自适逃名久,不必门多长者车。
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来乐籍中。后一岁,公移镇宣城,复置好好于宣城籍中。后二岁,为沈著作以双鬟纳之。后二岁,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感旧伤怀,故题诗赠之。
符命自陶唐,吾君应会昌。千年清德水,九折满荣光。极岸浮佳气,微波照夕阳。澄辉明贝阙,散彩入龙堂。
莫恨艰危日日多,时情其奈幸门何。貔貅睡稳蛟龙渴,犹把烧残朽铁磨。别鹤凄凉指法存,戴逵能耻近王门。世间第一风流事,借得王公玉枕痕。
邵陵佳树碧葱茏,河汉西沈宴未终。残漏五更传海月,清笳三会揭天风。香熏舞席云鬟绿,光射头盘蜡烛红。
鹤鸣山下去,满箧荷瑶琨。放马荒田草,看碑古寺门。渐寒沙上雨,欲暝水边村。莫忘分襟处,梅花扑酒尊。
徐徐东海出,渐渐上天衢。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
逐仙赏,展幽情,逾昆阆,迈蓬瀛。游鲁馆,陟秦台。污山壁,愧琼瑰。檀栾竹影,飙f2松声。
暮宿南洲草,晨行北岸林。日悬沧海阔,水隔洞庭深。烟景无留意,风波有异浔。岁游难极目,春戏易为心。
久倦川涂曲,忽此望淮圻。波长泛淼淼,眺迥情依依。稍觉金乌转,渐见锦帆稀。欲知仁化洽,讴歌满路归。
清论满朝阳,高才拜夕郎。还从避马路,来接珥貂行。宠就黄扉日,威回白简霜。柏台迁鸟茂,兰署得人芳。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神灯佛火百轮张,刻像图形七宝装。影里如闻金口说,空中似散玉毫光。
春来日渐赊,琴酒逐年华。欲向文通径,先游武子家。池碧新流满,岩红落照斜。兴阑情未尽,步步惜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