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赫蹄之纸,幅不盈咫。字杂众体,诗具二美。不轶不毁,相维天只。意质功伟,有志视此。
予登五老峰,其下盖有山房焉。缭阁层廊,疏松秀篁,泉璆夜鸣,谷绣晨张。公方读书其间,盖已会此趣于胸中之藏。然则摛墨池之华,撷彩笔之芳,发其绪余,书尺七襄,固知其自然云锦之章也。
赈济者何人,催租者何司。有令如斯,而无救于背驰。此古人所以设官以采诗也。
摹法之精,必验以真。我见枣刻,已同似人。启以楷书,告以章草。情敬之分,于此焉考。
意有不可,束带之立弗与也。事所当尽,杭苇之急弗雇也。诗不云乎,駪駪征夫,每怀靡及。览此遗墨,斯足以观君子之于役,而考古义于原显矣。再拜什袭,噫吾何执。
熊跌宕而奇伟,姿高明而通诡。此书得于其里,兹可想见其人矣。
帖中书督字,法当为笃,世间岂有不识字参寥子耶。应世以文,特师以文,特师之粗,于此乎何拘,维以观其书。
厚德如祁公,黄钟大镛,和乐且雍。尊贤如六一,朱弦疏越,三汉庙瑟。
公尝有净名之诗曰:殷勤雇景物,为尔老南徐。考乎此篇,则出无晴雨之待,观无阴霁之殊。昼呼竹舆,
危微精一,传之在心。二典勋华,光于有临。大原自天,端倪孰寻。岂无畴咨,培高浚深。
沮徒民于中原,广好生于帝尧。亦既三已,归而渔樵。而书尺这间,造次不忘乎本朝。此所以为中兴之大僚也。
此君之清閟,昌黎所憩,何啻得其细。三凤之呈瑞,非实不饵,亦姑即其意。
雍熙真人金丹成,骑龙逍遥上太清。一时文物甚炳焕,至今高阁留峥嵘。道山不为人间设,千秋长镇白玉京。蓬莱诸仙当闲暇,相邀初作升天行。
我家嵩山翁,平日慕迂叟。斯文到苍史,高节贯白首。至今遗翰墨,古意近科斗。世人规时好,娬媚无不有。
永和九年晋癸丑,禊帖至今家家有。遗墨一纸出昭陵,摹本宇宙同不朽。甲子循环十六周,甫近千岁未为久。之字二十我谛观,谁绘此图夸妙手。
榜帖虚传閧里闾,聚门如束散如驱。莫言此个无端的,世上浮名总是虚。
冬至四十六,三阳生此辰。帝令天下寿,钻燧教斯民。
草草称觞寿我亲,每惭天意俯从人。连宵又似去的雨,淑景偏回此日春。富贵何如长得健,诗书元自不羞贫。秫田五亩犹堪酿,愿作尧天百岁民。
永和九年暮春日,兰亭修禊群贤集。含毫欲下意已先,媚日暄风佐摇笔。当时一笔三百字,但说斯文感今昔。谁知已作尤物看,流传人间天上得。
不觉虎溪过却,轩渠一笑而归。此笑此心真处,自然鱼跃鸢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