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眉叶细,舞腰轻。宿妆成。一春芳意,三月如风,牵系人情。
卷絮风头寒欲尽。坠粉飘红,日日香成阵。新酒又添残酒困。今春不减前春恨。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恼乱横波秋一寸。斜阳只与黄昏近。(横波秋 一作:层波横)
池苑清阴欲就。还傍送春时候。眼中人去难欢偶。谁共一杯芳酒。朱阑碧砌皆如旧。记携手。有情不管别离久。情在相逢终有期。
酒边陡觉罗衣暖。独倚黄昏看。寒鸦两两下楼东。著处暗云垂地、一重重。红炉欢坐谁能醉。多少看花意。谢娘也拟殢春风。便道无端柳絮、逼帘栊。
断送一生惟有,破除万事无过。远山横黛蘸秋波。不饮旁人笑我。花病等闲瘦弱,春愁没处遮拦。杯行到手莫留残。不道月斜人散。
魏紫姚黄欲占春。不教桃杏见清明。残红吹尽恰才晴。芳草池塘新涨绿。官桥杨柳半拖青。秋千院落管弦声。
谁劝东风腊里来。不知天待雪,恼江梅。东郊寒色尚徘徊。双彩燕,飞傍鬓云堆。玉冷晓妆台。宜春金缕字,拂香腮。红罗先绣踏青鞋。春犹浅,花信更须催。
城上落梅风料峭,寒馥逼清尊。爽兴天教属使君。雪意压歌云。插帽殷罗金缕细,燕燕早随人。留取笙歌直到明。莲漏已催春。
松陵秋已老,正柳岸田家,酒醅初熟。鲈脍莼羹,万里水天相续。扁舟凌浩渺,寄一叶、暮涛吞沃。青箬笠,西塞山前,自翻新曲。
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送春归去。说与愁无数。君去后,归何处。人应空懊恼,春亦无言语。
雨意挟风回,月色兼天静。心与秋空一样清,万象森如影。何处一声钟,令我发深省。独立沧浪忘却归,不觉霜华冷。
“诗礼为家庆,貂蝉七叶余。庭闱称寿处,童稚亦金鱼。”通奉喜,自为小篆,缀珠其上。今此小孙端复以近制奏官,感记旧事,为词以歌之,曼往为弟侄一笑。
朔风吹雨,送凄凉天气,垂垂欲雪。万里南荒云雾满,弱水蓬莱相接。冻合龙冈,寒侵铜柱,碧海冰澌结。凭高一笑,问君何处炎热。
楼观数南国,烟雨压东州。溪山雄胜,天开图画肖瀛洲。我破瀛洲客梦,来剖仙都符竹,乐岁又云秋。聊作幻师戏,肯遗后人愁。
叶底蜂衙催日晚。向晚匀妆,巧画宫眉浅。翠幕无风香自远。金船酌酒须教满。未说别离魂已断。雨幌云屏,只恐良宵短。心事不随飞絮乱。宦情肯把恩情换。
拄杖重来约。对东风、洞庭张乐,满空箫勺。巨海拨犀头角出,来向此山高阁。尚两两、三三前却。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傥来无定,浮生如寄,休说真非真是。道人半睡半醒时,全身在、碧霄宫里。风师四起,云君六合,茅舍有何准拟。待他雪阵打窗来,旋披起、半床纸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