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杖锡山中深,与世绝往学。从来称是仙圣窟,虎暴不得奸其间。今年山神大失职,虎来山前搏人食。传闻此义我亦怪,历问更为居者惜。
山上山根溪一湾,著亭管领此溪山。云南更在青天际,步一步高从此攀。
坐断青莲七宝池,又携铁锡踏嵌崎。一千丈雪与心照,二十里云随步飞。崖壁遍留吟墨迹,樵刍争看袒红衣。山林湖海本无二,处处风光属指挥。
老我平生不愿余,归来但欲赋闲居。灌园自足供朝膳,且奉夫人御版舆。
雪瀑翻崖直下深,自从开辟到如今。天寒水涩山风急,不断朝宗一派心。
布袜青鞋共踏云,七年往事不堪论。湖山宿草梦魂到,风雨秋镫诗卷存。后死犹能传耆旧,平生相属□儿孙。老禅携手经行处,薄采芷兰招楚原。
十八盘头翠碧函,参差檐栋倚岩崭。桑根已换如来座,峰顶犹存太白岩。地有粟泥堪当饭,山无松木独宜杉。半天图画风尘外,我有新题居士衔。
结约登临百里深,流连风雨一窗阴。新寒镫火照清梦,绝静山林生古音。此日与君相别处,有天知我不言心。归途步步须回首,苍壁擎云几万寻。
禅老慈悲下界愁,长诗招我到深幽。人知晚节陶元亮,谁识初心马少游。星月天高空绕鹊,江湖风恶不容鸥。苦无十亩田堪舍,借得僧房饭几秋。
石路崔嵬云上头,北云南雪此鸿沟。谁人题作踟蹰岭,不到山心不当游。
万仞崖擎碧玉台,中閒一镜帖天开。四时自与幽花对,一点时妆不照来。
平揖天风一望来,苍崖万仞两分开。是中猨鹤亦难得,只有龙云相往回。
何神擎破陇头岩,尽束溪流下碧潭。潭底有龙能变化,好将霖雨活东南。
不到兹台四十年,临风独立意悠然。胸中多少难言事,便欲凭高叩九天。
有意西游万玉峰,往来何可太匆匆。知心能几片云外,回首应多明月中。争供粟泥怀太白,终留梨实待兴公。从今若枉诗相问,我住丹霞水竹丛。
登寺寻盘道,那知是与非。冻泉依细石,寒日淡斜晖。村路飘黄落,山禽凌翠微。数声牛上笛,老泪欲沾衣。
万杉夹道磴千盘,岩水溪风彻骨寒。坐久云烟过庭角,睡馀星斗转阑干。登临不尽山咱险,景物无穷世界宽。会得人生安乐法,不须袢板与薄团。
昔有高人示化权,曾随杖锡涌甘泉。岩穿细孔成池沼,香积僧庖待涤蠲。
灵踪遗几载,卓锡在高岑。妙法归何地,清泉流至今。苔花生细细,云叶映沈沈。桂魄皎清夜,分明六祖心。
画舫篮舆不许前,白头行脚意超然。舜江禹穴千山水,尽在高人拄杖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