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江水舍西东,邻家是钓翁。路痕深草没,井脉暗潮通。篱隔蔬边雨,门开竹下风。不因时卖畚,何事入城中。¤
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岁岁如之。庚辰八月,吊朱恒岳少师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席。
云想衣裳花想容,青春已过乱离中。功名富贵若长在,得丧悲欢尽是空。窗里日光飞野马,岩前树色隐房栊。身无彩凤双飞翼,油璧香车不再逢。
丁卯,王母归咸京,余母子从。经浔阳,兼彭泽,自郧、襄入秦岭而之长安。王母庚午仙矣。辛未,有先君子之变,夫子频欲以我南,弗能也。
昨夜风前柔橹声,无情南浦绿波生。飞花自带归潮急,残月犹悬宿舸明。泖色晓分娄苑尽,人烟暗杂语溪争。春云倏忽随春梦,难卜灯花问远行。¤
一片迎潮雨,钱塘泊岸逢。烟明六和塔,云暗两高峰。茶熟篷窗火,香残野寺钟。湖头旧游路,湿翠想高松。
秣陵风物近如何,兵后登临感慨多。云净石头秋嶂出,月明淮口莫潮过。离人暗滴青衫泪,商女空怀玉树歌。忽忆旧时骢马客,于今白发老山阿。¤
深夜驿途静,长河瀚海通。舟明沈水月,灯暗落潮风。暝色浮烟外,春光欲雨中。年年苦行役,踪迹任飘蓬。
千顷寒波看月生,半江微暗半江明。山僧手种门前树,记得潮痕与树平。
腊日三年为异客,今年霜雪未全饶。风尘暗满淮南路,雾雨寒生江上潮。乡梦有时逢骨肉,此身何处托渔樵。共来吴楚交兵地,烽火依稀似六朝。
扬子江南燕子矶,杨花燕子一时飞。六朝人物空流水,两晋山川尽落晖。草色远迷瓜步去,潮声暗打石头归。倚阑天际春三月,怅惆东风动客衣。
寂寥孤馆掩黄昏,满抱羁愁谁与论。时候早寒淮北地,田庐多润海边村。天凝蜃气朝犹暗,风杂潮声夜复喧。几夜强眠眠不得,拥炉枯坐欲销魂。
吴姬年少才十六,能抱琵琶唱新曲。愁连山黛锁青蛾,汗透霞绡湿香玉。问郎今去宿谁家,郎须听妾弹琵琶。吴城有酒不肯住,巴姬未必颜如花。
携书兼带剑,未必事班超。暂向天涯去,休辞故国遥。蛇珠生暗陇,蜃气积寒潮。别后知相忆,琴窗谩寂寥。
太华嵯峨一望遥,到门犹碍过溪桥。慈云长见阶前起,孽火都来海上消。屋近树阴晴亦暗,砚涵竹露夜还潮。从今剩买游山屐,野客无妨屡见招。¤
江风吹浪雨冥冥,云暗春山雾压城。箭镞不随钱氏化,黍苗还向宋陵生。海门潮击千年恨,渔浦帆开万里情。昔日繁华总徂谢,苍茫流水乱蛙鸣。
别路江南已数程,清樽细雨复江城。残魂如梦闻莺断,旧恨随潮立马生。皈佛一心怜伴在,驱人十口悔身轻。临歧共有沾衣泪,却使衰羸暗抚缨。
刺促复刺促,哀歌不成曲。试听征人歌一声,切切乌乌泪相续。吾祖卜地三山麓,世业繁华称鼎族。七叶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