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绿绕西畴小作劳,溪村寒入旧绨袍。五穷政坐没梁斗,百技不如无口匏。获稻条桑豳雅颂,纫兰餐菊楚离骚。客来更话唐虞上,盍且卑之毋甚高。
雅士酷爱竹,无肉饥亦忍。即之俗自祛,对此酌宜引。好尚契子猷,题咏迈元稹。二友独与交,十客何敢并。丈夫意气豪,少年精爽紧。春至长子孙,班班森玉笋
梁武欲为佛,秦皇欲为仙。万乘犹不足,要与天齐年。人生几两屐,过眼如风烟。此心苦无已,忧患常烹煎。不见客斯逐,力底争秦权。宁知咸阳市,父子更相怜。
半生心力在吟编,鍊得形如孟浩然。水屋数间城市隔,客来无路呼船。
磬沼去郭近,得朋忻一出。曲水媚秋花,轻云翳寒日。幽野惬心期,平远快目力。率尔进所携,杂陈初匪一。
富儿肥马跃雕鞍,同伴何由识木兰。拄杖扶携元未老,交床随逐本无官。三叉路口人心异,百尺楼头客眼寒。黠鬼老狐足妖怪,架中閒摘旧书看。
客久已无味,更苦赀用乏。年迈欲不竞,仍著疾病压。相望五百年,老杜卧夔硖。疲瘵困茧丝,遐荒敝戈甲。谁方拥倾城,乐死有玉柙。
我不羡渠乘大马食肥肉,我不羡渠寝细毡居华屋。富贵两字输与渠,奈渠未免一字俗。我有诗肠如月郎三秋,我有酒肠如海吞百渎。西湖之水足供酒一杯,西湖之山可作诗千幅。
不杂东华一点尘,桑麻满眼土风淳。如何林下无嘉客,却有西湖浩荡春。
遑遑行路难,汲汲艰食迫。井田邈不再,兼并蔽阡陌。永怀先父祖,遗我以清白。出门无所容,疑此天地窗。秋风瘦遥山,凉意惬行客。江南记旧游,不历歧王宅。
敕勒金隤壁,阴山无岁华。帐外风飘雪,营前月照沙。羌儿吹玉管,胡姬踏锦花。却笑江南客,梅落不归家。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楚太子有疾,而吴客往问之,曰:“伏闻太子玉体不安,亦少间乎?”太子曰:“惫!谨谢客。”客因称曰:“今时天下安宁,四宇和平,太子方富于年。意者久耽安乐,日夜无极,邪气袭逆,中若结轖。纷屯澹淡,嘘唏烦酲,惕惕怵怵,卧不得瞑。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总序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余少时过里肆中,见北杂剧有《四声猿》,意气豪达,与近时书生所演传奇绝异,题曰“天池生”,疑为元人作。后适越,见人家单幅上有署“田水月”者,强心铁骨,与夫一种磊块不平之气,字画之中,宛宛可见。意甚骇之,而不知田水月为何人。一夕,坐陶编修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田。田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亡是公在焉。坐定,乌有先生问曰:“今日田乐乎?”子虚曰:“乐。”“获多乎?”曰:“少。
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满堂空翠如可扫,赤城霞气苍梧烟。洞庭潇湘意渺绵,三江七泽情洄沿。
步屟随春风,村村自花柳。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酒酣夸新尹,畜眼未见有。回头指大男,渠是弓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