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麦苗黄熟稻苗青,饷妇耘夫笑语声。楼上清风帘箔静,田间白水鹭鸥轻。展亲会集从容乐,娱老讴吟放旷情。羽孽渐消民食足,更无余事计亏成。
远泛每思随雁鹜,深居半是避杯觥。官闲日永无余事,卧听朱弦教曲成。
公庭过午无余事,退食归来默坐时。晴日半窗香一缕,阳来消息只心知。
绿暗红稀迷处所,梅黄雨细半阴晴。小轩坐久无余事,喜听黄鹂一两声。
车辙长多长者临,相过肯笑席门深。寒暄固有三分话,臭味还倾一寸心。客至自应闲不厌,年来寖觉老难禁。应酬既了无余事,面壁何妨学少林。
食已无余事,坡诗信手繙。飘零落蛮蜑,收拾重玙璠。未易穷关键,才能味语言。向来陶谢并,今日要重论。
自刈香秔税水舂,旋篘新酒搦泥封。晚菘种已无余地,不枉归田学老农。
嶷嶷群峰当户立,泠泠绝涧出山长。虚寮竟日无余事,默坐时闻柏子香。
寻山轻近境,偶向此中来。精舍层岩拥,穹林石路开。排云今岁竹,封径几年苔。僧老无余事,端居傲劫灰。
客恨如酲何日醒,满空烟雨昼冥冥。垂帘竟日无余事,隔叶流莺独坐听。
畏日流金不断声,松风涧水助泠泠。我来萧散无余事,得倚篮舆细细听。
懒性如今成野人,苍颜白发不时新。自知潦倒无余事,乞取山林放旷身。
禅翁八十鬓如霜,冷坐云边旧竹房。唯放此身长懒散,更无余事可思量。飞流激石泉珠迸,斜照入林松影长。即景成诗疑未稳,更寻樵父为平章。
住此庵,不曾焚爇有为香。终日示君君不见,更无余事可思量。
诗夸洞庭湖,盖举其粗尔。自此稍南行,更有潇湘水。潇湘如此流,浅深清见底。吾邑在其旁,桑麻百余里。
清颍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恨此生、长向别离中,添华发。
元丰三年正月,余始谪黄州。至岐亭北二十五里山上,有白马青盖来迎者,则余故人陈慥季常也,为留五日,赋诗一篇而去。明年正月,复往见之,季常使人劳余于中途。余久不杀,恐季常之为余杀也,则以前韵作诗,为杀戒以遗季常。
宫槐弄黄黄,莲叶绿婉婉。时同二三友,竹轩凉夏晚。驾言都城南,以望征车返。何知苦淹回,及此秋景短。
曾读契嵩辅教编,浮屠氏有不可忽。后于京师识怀琏,彼上人者尤奇掘。余尝从容问其友,琏复为余道民讷。是三大士才过人,所畜岂肯吾儒屈。
堂堂李杜坛,谁敢蹑其址。先生坐坛上,持钺令余子。由来文字伯,不但表奏伟。高怀淡无嗜,寓兴或留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