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翠茁凤生尾,丹叶莲含跗。高阁倚天半,章江联碧虚。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
古端有奇胜,名岩拟天星。传闻辇毂下,往往极口称。有为背驰说,曾不如邱陵。请君勿夸山,恐非动者情。
范宽山头李成树,百年二老皆仙去。如今尺素留人间,纵有千金无博处。后人笔底工一家,声价随可喧中华。王君二妙聚一手,参以吟思游天涯。
耕夫自立苗且耘,饷妇相敬礼如宾。画工貌出态闲暇,不是如今愚野人。古之农者盖如此,馌彼公田同妇子。山林自信有真乐,隐逸传中无姓字。
青山衔半日,别去莫淹留。烟敛孤村晚,芦残两岸秋。僧归山后寺,人倚夕阳楼。篱菊寒犹艳,邻牛夜不收。
老木长梢半空起,影落君家素屏里。枝间双鹊不飞去,似向高堂报君喜。凉风晓入庭户清,主人坐对宛有情。眼前岂独惜珍羽,耳畔忽疑闻好声。
昔年曾向西湖住,日夕闲行湖上路。东风二月梅花开,香得孤山无著处。六尺瘦藤双翠屦,眼前物物皆诗具。被人牵挽出山来,荷衣尽为缁尘污。
会稽东南秀,四明名更佳。蜿蜒三百里,惨淡青莲花。伊昔天地初,山川始萌芽。六丁挥神斧,斲削如人家。
溪堂闢小轩,此景绝可爱。蔡松道东边,千载典刑在。高低万顷田,面势溪向背。生绡一幅宽,晴雨不尽态。
不应无酒钦公荣,且与园花作证明。我已闭门为独乐,君能让畔喜双清。莫教佛法无多子,却怕诗人太瘦生。好是柳丝饶意态,故垂浓绿著嘤嘤。
艺苑有精能,凝神始臻理。笔端具天人,难以茫昧拟。致道古仙都,山水丽清美。雷宫设像画,种种尽其技。
我家本在山中住,读书惯识山中趣。偶落名涂尘眼昏,见山便欲还山去。南阳先生官态无,半醉示我云山图。持向檐前再三看,青山突兀云模糊。
太白蚀金方,蚩尤出辽野。右卫已土崩,左贤气腾瓦。顷来石州破,蔽日舍。城中无虚井,儿女血涂赭。
毛沧儿,毛沧儿,沧儿生在兰沧西。兰沧去天万有三千里,土人花脚金两齿。沧儿之父名声达天子,天子遣使远召之,沧儿随父来京师。
壮哉陈明之,有此两玉骢。一骢色作葡萄锦,一骢雪尾云为鬃。咄哉明之此非画,两胡碧眼睛相射。手中绿绳三尺捶,人马意态俱闲暇。
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参差玉宇飞木末,缭绕香烟来月下。江云有态清自媚,竹露无声浩如泻。已惊弱柳万丝垂,尚有残梅一枝亚。
世多以墨画山水竹石人物者,未有以画花者也。汴人尹白能之,为赋一首。造物本无物,忽然非所难。花心起墨晕,春色散毫端。
日用无非道,人心实在平。果能行实学,何必问虚名。草木随时态,江山无世情。晚来溪雨歇,一段夕阳明。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要破帽、多添华发。
白盐赤甲天下雄,拔地突兀摩苍穹,凛然猛士抚长剑,空有豪健无雍容,不令气象少渟滀,常恨天地无全功。今朝忽悟始叹息,妙处元在烟雨中,大阴杀气横惨澹,元化变态含空蒙,正如奇材遇事见,平日乃与常人同。安得朱楼高百尺,看此疾雨吹横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