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肃肃奉常署,高门敞天街。群英谨邦祠,先事戒洁斋。我时过其舍,值与众客侪。方闻治杯酌,避去礼亦谐。
饮闻畴昔设供帐,祖道都门车百两。脱冠着屐良有人,五鼎一毛真迈往。彭泽县令亦胜流,径捐五斗因督邮。著书颇复恨枯杭,臭味绝知殊二老。
圣学不嗣千余年,并与小学遗其传。其间明道宁乏贤,谓书小伎姑舍旃。十字九舛不可镌,楮生墨墨色有冤。动以经史为执言,岂知魏晋几变迁。
浮世憧憧为底忙,百年光景等风狂。乾坤自隘胸襟豁,言语无多意思长。但觉高歌同夜酌,未应别赋写春伤。吾侪渐喜无人识,自做无名草木香。
之子云霞居,地隔千万山。三年三过我,一见一开颜。袖出西游编,字字破天悭。可怜东门享,不及海上閒。
趣向菩提道,可道非常道。无名天地先,十方源浩浩。
力田须逢年,掘井须及泉。学者志于道,如以规正圆。及其见道时,揽辔谁争先。筌蹄蜕陈迹,羽化而登仙。
飞锡真游戏,论诗解往还。一声狮子吼,十里道场山。绿竹静无语,白云长自閒。赵州应路滑,无复叹间关。
巫山磊块山林姿,一邱一壑贪成痴。寸峰拳石瞥眼过,张皇攫觅惟忧迟。东南佳山多秀丽,就中所欠雄与奇。饱闻巫山冠巴峡,奇峰十二相参差。
半雨半晴山弄姿,湿云吹风不成痴。蘼芜渐遍楚宫碧,葡萄未涨巴江迟。西南大尹初涉境,山川效职加瑰奇。翠屏窥窗故娟妙,松峦映掩相参差。
山口出云鸠唤雨,三月巴山蒸溽暑。浊流来作虎眼文,一叶孤舟命如缕。道傍绿树安阴凉,中有金仙古道场。去家才馀二百里,且复看此青筼筜。出门满目伤覉旅,归舍还煎碎儿女。欲问阇黎借榻眠,卧对龛灯淡无语。
气候随时应,初寒雪已盈。乾坤一色白,山水云重清。是处人烟合,无穷鸟雀惊。忻然不成下,连把玉罍倾。
文昌仙伯天人姿,爱山寻胜如书痴。忽摩台符历参井,麾幢泝峡春迟迟。山林川后总效职,万壑千岩俱献奇。就中巫山绝雄胜,插天紫翠相参差。
孤山有陈时柏二株。其一为人所薪,山下老人自为儿已见其枯矣,然坚悍如金石,愈于未枯者。僧志诠作堂于其侧,名之曰柏堂。堂与白公居易竹阁相连。
忆昔北征秋遇雪,穹庐苦寒不堪说。飞花如席暗燕然,把酒悲歌度佳节。胡儿馆客类西河,鐍户不容浮蚁泄。当时已分餐毡莩,宁复梦游炎岭热。
孤云两角不可行,望云九井不可渡。嶓冢之山高插天,汉水滔滔日东去。高皇试剑石为分,草没苔封犹故处。将坛坡陀过千载,中野疑有神物护。
诗人自古例迁謪,苏李夜郎并惠州。人言造物困嘲弄,故遣各捉一处囚。不知天公爱佳句,曲与诗人为地头。诗人眼底高四海,万象不足供诗愁。
燕山五六月,气候苦不常。积阴绵五旬,畏景淡无光。天漏比西极,地湿等南方。今何苦常雨,昔何苦常暘。
昔人有真意,政在无美恶。微言见端绪,垂手延後觉。大声久辍响,谁继夫子铎。长笑二南闲,斯道公不薄。
举足徒有势,行沙遂无踪。回颈诚已久,未知竟何从。安能见俦侣,顾望自顒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