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南山仙人何所食,夜夜山中煮白石。世人唤作白石仙,一生费齿不费钱。仙人食罢腹便便,七十二峰生肺肝。真租只在南山南,我欲从之不惮远。
瞿昙住西域,说法度群生。群生所依怙,目以不动尊。惟其不动故,群动皆摄受。是时波旬种,百千万眷属。
陋屋三间草盖成,四时兰菊荐芳馨。但知后圃多栽橘,何秘阳山独采苓。破睡雪花茶满碗,慰怀春色酒盈瓶。与人无怨亦无德,自觉长年心自宁。
去年秋事荒,贩籴仰邻州。健者道路间,计伯成朋俦。今年渐向熟,庶几民不流。书生自无田,与众同喜忧。作诗劳邻曲,有唱谁与酬,亦无采诗者,此职何可修。
吾宗本郊居,勤俭压几世。礼失于野求,力耕真吾事。古称识时务,必在贤与智。用贻厥孙谋,无为忽去此。去此亦不难,安居亡所恃。
云门山口云徘徊,居士道与山崔嵬。清时肥遁古亦有,惊猿怨鹤今谁偕。居士高卧白云堆,山门时为猿鹤开。溪花野草自春色,云芝石笋宁须栽。软蒸抱石倾新醅,麋鹿惯我还无猜。宁知玉署思贤切,御手调羹等客来。
谪居澹无事,何异老且休。虽过靖节年,未失斜川游。春江渌未波,人卧船自流。我本无所适,泛泛随鸣鸥。
净居寺,在光山县南四十里大苏山之南、小苏山之北。寺僧居仁为余言:齐天保中,僧思惠过此,见父老问其姓,曰苏氏,又得二山名。乃叹曰:吾师告我,遇三苏则住。遂留结庵。
平生绝爱山居乐,老去初心亦渐偿。直道本知天可恃,旷怀真与世相忘。径穿修竹衣巾爽,盘设灵苗匕箸香。但恨相逢无鲁叟,浩歌小试接与狂。
閒居闭穷巷,拙者诚所宜。掩书坐前楹,默与天理期。是时新雨收,物物含秋姿。疏檐正残日,曲几方凉颸。
安隐轻节序,艰难惜欢娱。先生守苜蓿,朝士夸茱萸。前年邓州城,风雨倾客居。何尝疏麯生,麯生自我疏。
一雨五日余,南州三伏凉。唤客近方沼,笑潭引杯长。相将复登楼,月色在屋梁。念我怀百忧,忽忽发变苍。
胡尘暗中原,大驾巡江都。春风遂南渡,百避咸奔趋。衣冠困陵暴,川陆纷舟舆。微生本萍奇,宁复安吾庐。
酒腐於爵肉腐俎,担石之储我何有。陆居无屋江无船。谁人乞与买山钱。大梁千里森寒玉,琼茅桂栋营山麓。
十年中秋不见月,譬之去国唯喜似。朝来氛翳崩厥角,天公粲然一启齿。夕月可占此其祥,枯龟未必知许事。黄昏天宇开琉璃,出云微觇抟空势。
锦绣栽成九叠山,山山佳处水萦环。无心但有云来往,看得高人取次闲。
陶陶孟春,草木莽只。白日昭昭,照下次土只。瘴烟浩淫,杂海雾只。憔悴行吟,閴岛屿只。
碧梧正耐雪溪秋,况是西风送客舟。华宴虽思奉婪尾,粗官何敢作遨头。达尊谅识诗囊意,负约仍输酒斛筹。想见尊前列红袖,可怜无分听梁州。
大江从西来,傲岸有矜色。日与峡争雄,百战无虚刻。行逢天阔处,漭沆四无壁。始知向来事,何啻蜗两国。
北郭望西湖,微径几寻尺。澹与人意长,云寒正无色。深寻幽禅居,步转苍山侧。落叶不可纪,遮尽山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