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家风早占无双誉,乡薦曾居第一流。昆岭本期争片玉,疱刀谁料失全牛。风尘不住梁王苑,烟水还依楚客舟。应负男儿四方志,故园归去莫淹留。
煌煌儒者宫,是惟风教首。群贤日造集,经训谨传授。公田有常廪,著令所从久。逋租积岁月,课督岂宜后。
赤泥圆印木兰酒,欲饮无人共把杯。只隔春江一潮信,可有閒访故人来。
吾以无作语,刊彼月面背。遣似吕南山,未要余子会。平生太玄雄,犹有一语在。只怜粥饭和,已复不惊怪。
七盘小阿张孝子,庐墓三年竭酸苦。杨尘筛上秃指尖,堕泪涟涟等秋雨。领长鹤脊不胜衣,手杖半销縗百缕。彼苍者天呼不闻,那知此女行高古。
小心风伯紫宫回,眼看银蟾海上来。玄豹又成漫谷雾,断虹犹作隐山雷。便教雨积三时害,未信晴无一日开。待试平生补天手,为君明镜再接再安台。
此药神功别有华。专翳生命完全。名唤紫金丹。服之一粒,永保康安。宝结三田搬运过,明珠透出泥丸。五彩九霞光共,并攒并攒。捧入仙坛
言路再居无少补,护边三岁乏微勋。非才自合投闲地,竭节终期报圣君。老去风光流似水,病来世味薄如云。读书记一将忘十,少壮谁教不自勤。
向来耆旧日争辉,太息西来万事非。一笑烘堂吾岂敢,百年尤世泪仍挥。洋洋大国风流在,奄奄诸生气息微。欲挽岷江注东海,吾衰无力只思归。
地与崆峒接,中多隐者韬。山腰僧寺小,水口古榕高。粗石草木瘦,细民衣食劳。予来无一事,吟荇补离骚。
统御金轮四十年,拱垂衣化育黎元。万机休罢升遐去,四海无思不断魂。林间衲子,感戴深恩。合掌迎归兜率院,当来成佛补慈尊。
拆去东篱,补起西壁。径山门下,人无准的。有准的,谁委悉。僧堂觑破香积厨,鸱吻咬杀佛殿脊。
一自东宫吟苜蓿,吁嗟直道竟难容。精忠夙伫危邦虑,明哲宁高避世踪。疎傅有心辞汉陛,甘盘无梦佐商宗。寥寥千载闻风者,引领犹能式墓松。
何处青山无白骨,先生高节死犹存。古今人物一抔土,闽浙诗书百世孙。乡邑有祠尊往哲,樵芻知禁避荒垣。断碑残碣堪摩拭,惭愧年年宿草蕃。
古栝提封接日畿,专城皓首有光辉。全家饱暖君恩重,属邑丰登公事稀。一簇楼台居洞府,四时风景对屏帏。多惭郎省无裨补,丐外犹能占翠微。
君自战余成眊矂,吾行到处得揶揄。两穷邂逅空相视,只问归时有信无。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北归至凤翔,墨制放往鄜州作。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维时遭艰虞,朝野少暇日。
连州城下,俯接村墟。偶登郡楼,适有所感,遂书其事为俚歌,以俟采诗者。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布局先存根地,可关可拆最利,六三胜是九三投,铁网七三非计。行子要得实地,垂莲大角用意,神头倚盖扭双飞,尖轧飞关审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