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秋风入我室,百虫自相喧。中夜卧不周,起视河河偏。念我平生友,托体归青山。游魂往何方,千载不复还。人生共如此,但醉勿复言。
述者终已矣,存者日以衰。秋风感人情,胡能不悲思。胤子至我前,楚楚有令仪。谓从嘉祥月,奉君掩累。托体青山阿,夜台甗音辉。昔君常相近,今者隔泉闱。陇下一杯酒,酹君讵能知。
酒后升平曲,闲中安乐窝。千金曾累致,一醉竟无何。老骥志空在,孤鸾悲亦多。相望才岁许,托体共山阿。
盛德不容赞,多言可柰何。大圭元不琢,古井竟无波。前辈苦凋谢,后生谁琢磨。同庚适斋老,托体共山阿。
夫何秋夜之无情兮,皎皛悠悠而太长。圜户杳其幽邃兮,愁人披此严霜。见河汉之西落,闻鸿雁之南翔。山有桂兮桂有芳,心思君兮君不将。
有客号奚毒,西来自赤水。外负炎炎气,内存温粹美。当年杨天惠,夸大不绝齿。解后段氏子,即之殊可喜。
彼此离于生处,火遭水破惊忙。分身各自拟深藏。半路再遣萧郎。夫为无衣裹体,妻因水浸衣黄。丙丁甲乙有形相。刚遣令合阴阳。
诗老作诗穷欲死,序诗乃得欧阳氏。序言人穷诗乃工,此语不疑如信史。少陵流落白也窜,郊岛摧埋终不起。是知造物恶镌鑱,故遣饥寒被其体。
晦庵感兴诗,本非得意作。近人辄效尤,以诗言理学。志南写柳吹,曼卿咏禽乐。我翁盛称之,岂不物象托。
配极辉光远,承天顾托隆。负图济多难,脱履归成功。圣道昭永锡,邕言让在躬。还推万方重,咸仰四门聪。
其一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王风委蔓草。
恭惟同自出,妙选异高标。入幕知孙楚,披襟得郑侨。丈人藉才地,门阀冠云霄。老矣逢迎拙,相于契托饶。
小槛移灯灺,空房锁隙尘。额波风尽日,帘影月侵晨。香辣更衣后,钗梁拢鬓新。吉音闻诡计,醉语近天真。
金丹一粒定长生,须得真铅炼甲庚。火取南方赤凤髓,水求北海黑龟精。鼎追四季中央合,药遣三元八卦行。
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 王曰:“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今子独以为寡人之风,岂有说乎?”宋玉对曰:“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
原夫箫干之所生兮,于江南之丘墟。洞条畅而罕节兮,标敷纷以扶疏。徒观其旁山侧兮,则岖嵚岿崎,倚巇迤,诚可悲乎其不安也。弥望傥莽,联延旷荡,又足乐乎其敞闲也。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 ,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昔每闻长老追计平生同时亲故,或凋落已尽,或仅有存者。余年方四十,而懿亲戚属,亡多存寡;昵交密友,亦不半在。或所曾共游一途,同宴一室,十年之外,索然已尽,以是哀思,哀可知矣,乃作赋曰: 伊天地之运流,纷升降而相袭。日望空以骏驱,节循虚而警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