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红房深浅翠条低,满架清香敌麝脐。攀折若无花底刺,岂教桃李独成蹊。
痴书到底成何事,只有穷愁上鬓丝。铸错空糜六州铁,补鞋不似两钱锥。谁欤莫逆溪山我,幸甚无能诗酒棋。依旧挂书牛角去,笑渠到底是书痴。
奇花命以佳名,因其有香,尊之为客。欲知标格,请观一字之褒;爰藉品题,遂作群英之冠。适当丽景,用集仙姿。玉质轻盈,共庆一时之会;金尊潋滟,式均四坐之欢。
御屏录了,冰衔换了,酷似香山居士。草堂丹灶莫留他,且领取、忠州刺史。移来芳树,摘来珍果,压尽来禽青李。三千年一荐金盘,又不是、玄都栽底。
画阁换粘春帖,宝筝抛学银钩。东风轻滑玉钗流。纤就燕纹莺绣。隔帐灯花微笑,倚窗云叶低收。双鸳刺罢底尖头。剔雪间寻豆蔻。
自我历官三十年,有脚未曾行蜀川。李白尝言道之艰险,长嗟难剧上青天。鸟悲猿嚎马蹄脱,苔梯雨栈愁倾颠。苍崖下窥不见底,但听雷声辊石悬湍溅。
西风引袂涼云起,鸳浆扶船浮渌水。露沁花脂茜粉香,满柄锋芒刺葱指。红绡半妥金钏明,堤上六郎闚唱声。湘中暮雨欢期失,各自东西空目成。船荡波心烟漠漠,归路花从唱边落。绿艳红妖江水深,水底灵均庆不觉。
我家得姓自卫史,文王之照钟厥美。西京御史府大夫,父慈子忠不惜列。至今墓上无曲棘,颍川岁时虔庙祀。中原丧乱厌风尘,南渡不及渡辽水。
七十二鳞波底镌,一衔蓂草一衔莲。出来非共贪芳饵,奏去因同报稔年。方客远书徒自得,牧人嘉梦合相先。前知上瑞宜频见,帝念民饥刺史贤。
一味幽閒了此生,那曾怀刺谒公卿。无官可署名虽晦,有句堪吟思自清。棋要藏机何用著,琴能识趣底须声。何当办取青蓑笠,去趁农夫学耦耕。
世久无此士,我晚得王孙。宁非叔度家,岂出次公门。白首沉下吏,绿衣有公言。哀哉吴越人,久为江湖吞。
鹅溪清丝清如冰,上有千岁交枝藤。藤生谷底饱风雪,岁晚忽作龙蛇升。嗟我虽为老侍従,骨寒只爱布与缯。床头锦衾未还客,坐觉芒刺在背膺。
君家兄弟真连璧,门十朱轮家万石。竹使犹分刺史符,尚方行赐尚书舄。前年持节发仓廪,到处卖刀收茧栗。归来闭口不论功,却走渡江谁复惜。
花落满城雨,雨余云重阴。驱车有底急?巷泥三尺深。平生黄篾舫,渔榔有清音。斗升得苦相,怀刺冲愁霖。归来掩关卧,一枕直兼金。作诗诧比邻,幸勿讥褊心。
石崖削得瘦到筋,半点也无尘土痕。正如狻猊走得渴,下赴江水一口吞。严滩过却乌龙觜,两岸秋山夹秋水。舟中小酌亦不遑,眼底生愁失苍翠。尖峰已自刺大虚,峰头更立玉浮屠。好山千只复万只,家里门前一只无。
问我来朝南内南,便从花底趁朝参。新诗犹作江西集,为带筠州刺使銜。
十年醉锦幄,酴醾照金沙。攲眠春风底,不去留君家。是时应门儿,紫兰茁其芽。只今将弟妹,嬉戏牵羊车。
为山不能山,过在一篑止。渥洼骐驎儿,堕地志千里。岷江初滥觞,入楚乃无底。将升圣人堂,道固有廉陛。
得丧互循环,古今昧终始。百岁落其间,仅与毫芒似。所以达人心,身外不复纪。愁来若乱丝,疏解当以理。
环回几合似江干,刺眼诗幽尽状难。沙嘴半平春晚湿,水痕无底照秋宽。老霜蒲苇交千刃,怕雨凫鸥着一攒。擬就孤峰寄蓑笠,旧乡渔业久凋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