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维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来者,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场,投宿土苗家。予从篱落间望见之,阴雨昏黑,欲就问讯北来事,不果。明早,遣人觇之,已行矣。薄午,有人自蜈蚣坡来,云:“一老人死坡下,傍两人哭之哀。
平沙为席石为幢,歇马呼船夜渡江。双桨烟迷青草溆,九宵月傍绿芸窗。门前题字过丹穴,客里逢春覆玉缸。觅尔深山读书处,幽居长羡鹿门庞。
僧房高下居,闭门秋色闲。阳树挺幽径,阴崖仰层关。周垣若涧底,疏翠当窗间。窗中如有人,闻声杳难攀。遥知纵目处,树杪见前湾。白日山后没,好月湖中还。念此来何时,使我舒心颜。
范生有约登翠微,天台雁荡余当归。山中鹤翎堕仙氅,秋风赠我逍遥衣。衣作逍遥游,歌酬缥缈句。江帆昨泛东西九,洞府微茫在烟树。
入山旭光迎,出山月明送。十里松杉风,吹醒尘土梦。兹山凡几到,题字遍岩洞。阳崖树冬荣,阴谷泉下冻。
水陆行兼旬,招摇月如醉。筋弛遂莫支,神痴但思睡。若非游名山,曷以豁幽闭。泾川名汉县,宝胜标唐寺。
幽胜似仙家,缘云石磴斜。阴崖留积雪,晴树乱明霞。寺远时闻磬,溪深未没槎。抱琴来谷口,多是识桃花。
中语以记神交云耳龙门与天通,鸟道当绝壁。青天挂石镜,倒影太湖碧。飞亭压清湍,幽谷时游观。千崖古雪积,六月松风寒。
春色如多情,阴云贷游瞩。登临不惮劳,?孛踤转山谷。石磴危欲欹,梯身进恐覆。松风响箫笙,花露滴巾幅。
我登此山巅,不知此山高。但觉群山总在下,坐抚其顶同儿曹。又见太湖动我前,汹涌三十万顷烟波涛。长风吹人度层嶂,不用仙翁赤城杖。
君不见吴山削成三百尺,上有流泉发苍石。冷卿以之调七弦,龙出太阴风动天。初闻涓涓响林莽,悄若玄宵鬼神语。玲然穿崖达幽谷,竽籁飕飕振乔木。
苍山走南门,雉堞隐相并。明湖眇东汇,乱石皆北向。势如渴虹奔,饮首临巨涨。孤亭压其颠,洼石类盆盎。
城南遍兰若,兹山何穹窿。鞍马上几盘,迫察势犹雄。崖昃日半倾,光射东南峰。阑干倚峻壁,毫末纷玲珑。
故人坟前浇我酒,白日欲西回马首。嶝危道险不可跻,下马长须扶两肘。三步一噫五步停,引吭出舌肺肠鸣。此时平地虑颠踣,仰首十丈梯峥嵘。
山雨瀑如雪,林寒松未花。遥看飞阁起,知有梵王家。一僧归得晚,云湿满袈裟。崖断石林合,风高云叶飘。
若非蹈今涂,昨日险亦足。果然备层峻,蛇鬼犹踯躅。两崖穷登顿,相对不去瞩。稍焉历其巅,许身已平陆。
轻舟俯淮流,千里不见山。披衣起清晓,忽睹青孱颜。始觉客愁散,顿忘行路艰。安得策飞筇,一造幽人关。
庐山高,高乎哉!郁然二百五十里之盘距。岌乎二千三百丈之,谓即敷浅原。培何敢争其雄?西来天堑濯其足,云霞旦夕吞吐乎其胸。回崖沓嶂鬼手擘,涧道千丈开鸿。
年来行乐与民同,探穴追踪太史公。幽洞初开名易著,苍崖新刻句难工。风驱俗驾松扉外,云锁仙丹石室中。付与山僧司管钥,勿教胜地草蒙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