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久雨初晴天气佳。远峰犹□被,乱峰遮。更无一朵路旁花。春归也,光景只桑麻。山径曲如蛇。□□□□□,□□□。薄醪邀客去程赊。都输与,鹭立平沙。
天地一洲渚,北平南欹危。幽并深又厚,江浙清且奇。武林颇英秀,川汇仍山卑。应接殚天巧,类非人力为。
众峰来自天目山,势若骏马奔平川。中途勒破千里足,金鞭玉?登相回旋。人言山住水亦住,下有万古蛟龙渊。道人天眼识王气,结茅宴坐荒山巅。
峡之西,逐之东,更无平地二千里,惟有高山三万重。不知谁人凿混沌,独此融结何其工我本江吴弄水月,忽来踏偏西南峰。
绮川亭上凌云赋,人在回仙旧游处。谁教书剑走长安,荻月霜枫等闲度。朱门不炙钓竿手,万卷难供折腰具。偶然把箸忆蓴羹,乞得闲官径呼渡。
北下四望岭,两山中旷平。萦纡蟠径术,迤靡分沟塍。林间樵汲路,垄外牛羊鸣。落景急晚舂,浅泥闻耦耕。
徐侯心万里,身堕百里中。政以诗礼庭,上有鹤发翁。岂无敲榜喧,不入丘壑胸。开轩寄远韵,几净窗玲珑。
城头看雨霁,天地若新浴。晚容变云霞,秋意著草木。四时易迁改,万事苦迫促。旧山何日归,三径有松菊。
去年渡江爱吴山,忽忘蜀道轻秦川。钱塘后到山最胜,下枕湖水相萦旋。坐疑吴会无复有,扁舟屡出凌涛渊。今秋复入径山寺,势压众岭皆摧颠。
隔江定佳处,放艇得幽寻。直上云根径,尽行霜叶林。昔人非避世,此地可钩深。何物能熏染,幽禽亦好音。
坐觉青山忽上心,着鞭来欲故人寻。万松未放孤云过,一饭共听幽鸟鸣。莫厌崎岖穷野径,须怜料峭结春阴。潜川耆旧如相问,千晨长同月一襟。
水外峰峦碧四环,雨多门径藓苔斑。滞留又及炊新粟,欢喜何当见旧山。招隐有诗来霅上,倦游无梦到云间。西兴十里秋潮晚,坐数扁舟带月还。
社中日相从,此意岂不真。其初定要约,深期往来频。今年苦多故,孤负四郊春。清和到新秋,其间足良辰。
之子长才盍要津,未知此别几经春。且为湓浦过庭子,径作临川入幕宾。生长外家身已死,周旋中表意尤亲。从今家问须情实,莫事虚文学外人。
玉节行边春正浓,边头壮士簸旗红。何当平贼携诸吏,径上高寒翦翦风。
丈人气湖海,合卧百尺楼。引袖麾八极,无处豁前眸。肯以治城志,而忘天下忧。窘步争径捷,危炊迷剑头。
依稀九日明朝是,三径情知不到家。随分秋光关节物,桐川道上看黄花。
稚川移家入空谷,手招白云守茅屋。惟恐人窥鍊药鑪,锁断青峦泻垂瀑。只留一径通飞鸟,其间想透三仙岛。野童犹摘凤文梨,村老闲锄燕胎草。
笔稀秋老墨老春,散作烟云段段新。闻有清诗心便渴,径烦珍字写西宾。
技宅清都去不还,尚留仙事警其顽。灵茅岁久香犹发,丹井功成水自閒。日转空庭松影瘦,两余幽径藓痕斑。云軿鹤驾何曾远,满耳天风吹佩环。